第四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信息窗二 ———数与代数领域 课题 小数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1年版)》对本节课的学段目标是: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业要求:能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教学提示:小数加减的教学,可以运用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课标分析 (1)“学习一位小数的加法”———即初步理解把小数点对齐用竖式计算一位小数的加法。 (2)“学习一位小数的减法”———即初步理解用竖式计算一位小数的减法,可以从小数的含义出发,借助直观手段算出得数。 (3)“结合具体情境”———是指能运用小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教材分析 教学例题时,应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了解相关信息,鼓励自主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例题提出的问题上。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学生除了想到书上给出的口算方法外,也可能会从小数的含义出发,借助直观手段算出得数。总之,要给学生自己探索交流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于列竖式计算,需要教师做一些指导,书上的虚字“米、分米”起两个作用:讲清了怎样对齐数位;也说明了为什么十分位上的7加6向前一位进1,得数是1.3。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时,不必将两个字写出来。解决例题中的减法问题,可以明确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让学生独立探索,再交流。要启发学生讨论:为什么得数是0.8而不是8?这个0能不能不写?以加深学生对计算中用0占位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探索简单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教材共提出了2个问题。 问题1:“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 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考方法,第一种是利用单位互化,把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进行计算;第二种是利用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自主迁移,用竖式计算。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白:“求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实质上是求0.7与0.6的和是多少,所以要用0.7+0.6来计算。”再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学生可能会想到0.7米=7分米,0.6米=6分米,7+6=13(分米)。把最后的结果13分米转化成以米作单位的数是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分两步进行:先把13分米分成10分米和3分米,即1米和0.3米,再把两部分合起来是1.3米。学生也可能在整数加法竖式的启发下用竖式进行计算,教师可以利用单位米和分米帮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那就是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个位上7+6其实就是7分米+6分米;结果要满十进一,即13分米里面的10分米其实就是1米。交流时,教师要关注每一种方法,启发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最后,教师从竖式的书写格式、计算顺序、小数点位置等方面进行总结。问题2:“书柜比书桌高多少米?”教材呈现了两种思考方法,第一种是利用单位的互化,把小数减法转换为整数减法来计算,第二种是利用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或一位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自主迁移,用竖式来计算。教学时,由于学生有了加法的基础,可以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和想法。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明白算理,初步掌握算法。交流过程中,仍然要注意算法多样化。 学情分析 1.学前检测 2.检测内容 (1)你能正确计算36+17,53-28的计算结果吗? (2)你能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3)你能正确掌握单位转换吗? (4)你能结合整数的加减法,尝试算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吗? 3.学前分析:通过课前调查及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点对齐的规则并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既要联系生活经验,也要联系整数加减法的笔算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