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61405

《比例尺的意义》 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表格式)

日期:2025-05-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485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比例尺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
  • cover
课题 第六单元信息窗一《比例尺的意义》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1.课标摘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1年版)在第三学段内容要求的第2条数量关系中提出“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和比例以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1年版)在学业要求的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中提到“认识比例尺,能说出比例尺的意义。” 2.课标分析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比和比例以及按比例分配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指学生能够利用比和比例以及按比例分配的基础知识,例如:知道比的前项和后项,能正确的比例等知识来理解、学习比例尺。 “认识比例尺,能说出比例尺的意义”是指能说出比例尺的各个数字表示的含义,并且说出整个比例尺表示的含义。例如对1:100的理解: 理解一: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 理解二: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倍, 理解三: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厘米, 理解四:是把实际距离缩小100倍画在图上 理解五:把图上距离扩大100倍就是实际距离。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雏鹰足球队出征前进行赛前训练的场面。由研究战术需要足球场平面图的情节提出问题,通过解决“怎样画足球场平面图呢 ”的问题,引入对比例尺知识的学习。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学情分析 学生是在学习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进行的,它是比和比例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对加深理解比和比例拓展小学数学的学习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 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设计平面图的体验过程,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知识能力准备: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 信息技术 应用 1.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2.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3.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 其他( ) 备注:仅勾选核心内容,每项不超过3项。 课前预学 想一想: 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300多千米,而一只蚂蚁从岳阳爬到湘阴县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国家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土地却可以画在一张小小的地图纸之上?为什么同样是中国地图,却又是大小不一呢?那么到底是按照什么样的标准画出来的呢? 测量我们的教室的长和宽。 课中展学 活动一:初步感知比例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测量的教室长和宽。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的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白纸上,有信心当好这个设计师吗? 引导学生找出图上的长和宽与实际的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并能用比的形式表示。提出问题并解决。 问题1:图上长度和实际长度的倍数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8cm:8m 6cm:6m〕 问题2:能化成最简整数比吗? 8cm:8m=8cm:800cm=1:100 6cm:6m=6cm:600cm=1:100 (强调:单位相同才能比) 问题3: 1:100表示什么意思? (注重意思的多样化) 问题4:观察:同一幅平面图中图上长度和实际长度的倍数关系是一样的吗? (一)同学们已经在课前测量出了教室地面长8米,宽6米。 根据活动要求 (1)画出的图不能走样。 (2)先确定图上的长和宽。 (3)独立画出平面图。 (4)完成后思考:你是如何确定图上的长和宽的? 图上的长和宽与实际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二)学生汇报: (1)说说这幅平面图你是怎么画的? (2)你把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1.能按要求准确画出教室平面图。 2.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画法 3.通过计算发现不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