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扇形统计图》 课型 新授课 练习课 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及解读 1、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感知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搜集生活中的统计图,进行研究,小组内介绍对统计图的认识,全班交流。 2.明确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在对比中发现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优势。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结合数据特点进行分析。 (2)先学后教,提出质疑。分析各种项目获奖牌数量与总数的关系。明晰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在交流共享中逐步明白扇形统计图的基本构造。 3.独立绘制扇形统计图, (1)进一步强化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在解决问题中让学生明确只要已知总量就可以求出部分量,进一步体会百分数问题与扇形统计图的联系。 教材分析 本单元统计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统计表等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统计的最后一个内容,是下一阶段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预习及访谈,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掌握较好,能够对杂乱的信息进行初步的整理、并绘制条形统计图进行分析。 学习 目标 1.在统计各种项目获奖牌数量与总数的关系中感受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能读懂扇形统计图,说出扇形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在对比中发现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优势; 3.借助扇形统计图,对自己的作息、锻炼和膳食做出合理的安排,进而达到控制体重,健康生活。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理解扇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难点:经历操作过程,感受扇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 实验准备:课件、学习单 知识能力准备:统计的相关知识 信息技术 应用 技术支持:◎问卷星◎影音剪辑√课件拼合◎影音录制◎其他( ) 认知工具:√环境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知识建构协同◎情感体验激励、其他( ) 功能支持:√信息提炼√信息分析√信息评价 ◎逻辑思维训练◎辩证思维训练◎辩论◎情境建构 ◎ 其他( ) 课前预学 一步:收集数据 班级体重(BMI等级)情况统计 序号体重BMI等级序号体重BMI等级序号体重BMI等级序号体重BMI等级1超重13肥胖25超重37肥胖2正常14正常26肥胖38低体重3超重15肥胖27正常39肥胖4正常16肥胖28低体重40肥胖5正常17正常29正常41正常6正常18正常30肥胖42正常7超重19正常31正常43正常8正常20正常32正常44正常9正常21正常33超重45正常10正常22正常34正常46正常11正常23正常35正常47超重12肥胖24低体重36正常48正常 第二步:整理数据 班级体重(BMI等级)情况分段统计表 BMI等级肥胖超重正常低体重合计人数(人) 第三步:绘制统计图 班级体重(BMI等级)情况分段统计表 ( 人数(人) ) ( 等级 ) ( 不合格 ) ( 合格 ) ( 良好 ) ( 优秀 ) 统计图告诉我: 课中展学 课前谈话:(5分钟) 教师教师播放两会视频,引发学生对体重的探讨。 提取有效数据,复习折线统计图: 7———18岁超重肥胖率:4.8%(1985年)———22.3%(2020年)———28%(2030年) ———合理安排作息、重视体育锻炼、合理膳食可以控制体重。 引出课题———《扇形统计图》 活动一:分析数据,探究新知(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教师活动: 1.课件出示第30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榜 2.了解学生是否能计算出第30届奥运会各种项目获奖牌数量与总数的关系,并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3.关注学生是否能够选择合适统计图描述,及统计图的画法是否规范; 4.关注学生是否能根据统计图得到合理、有用的信息,并清楚、准确描述。 5.学生交流之后教师追问:得出扇形统计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