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61669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学做科学(二)》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40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首师大,科学,四年级,上册,学做科学(二),教学设计
  • cover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学做科学(二)》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温度的基本概念,明白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技能与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和人体的温度,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以及乐于合作、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温度的概念,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 2. 难点:正确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值,理解不同温度计的使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材料:热水、冷水、温水、冰块、毛巾、木板、各种温度计(包括体温计)、烧杯、水槽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实验过程。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触摸不同温度的物体)引发学生对温度的思考,提问学生如何判断物体的冷热。 - 引导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出温度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 详细解释温度的概念,强调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 介绍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如何正确读取温度值。 3. 实验操作 -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每组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不同温度的水(热水、冷水、温水)的温度,并记录数据。 -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操作温度计,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 分享交流 -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测量结果和实验感受,其他组进行点评和补充。 - 教师总结实验中的共性问题,强调正确读取温度值和注意事项。 5. 拓展延伸 -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其他与温度相关的现象和应用,如天气预报中的温度、人体正常体温等。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测量不同时间段的室温,并观察记录温度的变化。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温度的概念,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测量温度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同时,通过分享交流和拓展延伸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和科学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反馈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首师大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学做科学(二)》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温度有关。 - 学生能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气温以及人体温度的方法。 - 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并理解其使用场合。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观察现象、记录数据等方式,加深对温度概念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索兴趣,培养他们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建立温度的概念,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 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正确方法。 2. 教学难点: - 正确使用不同类型的温度计进行测量,并能够准确记录数据。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主总结温度与物体状态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 各种类型的温度计(如水温计、气温计、体温计等)。 - 实验材料(如热水、冷水、冰块等)。 - 教学课件或PPT,用于展示温度概念、温度计使用方法等。 2. 学生准备: - 实验记录本和笔,用于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 收集与温度相关的资料或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温度现象,如天气冷热、食物温度等。 - 简要介绍温度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学习: - 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