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62651

专题11 健康地生活(复习课件)-备战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精练(苏科版)(共21张PPT)

日期:2024-06-22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49829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专题,复习,中考,21张,苏科版,精练
  • cover
(课件网) 苏科版 初中生物中考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健康地生活 复习要求 内容 知识点 目标要求 传染病 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理解 常见传染病的类型 了解 免疫 人体的免疫功能 了解 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理解 计划免疫的意义 理解 良好的 生活习惯 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理解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理解 考点1:传染病 考点梳理 典题训练 一、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1.传染病概念 由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 考点1:传染病 考点梳理 典题训练 一、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2.病毒 (1)病毒特点:病毒_____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___内;_____细胞结构,由_____组成。 (2)形态:_____。 (3)类型:_____。 不能 活细胞 没有 蛋白质的外壳和核酸 球形、杆形、蝌蚪形 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 考点1:传染病 考点梳理 典题训练 一、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3.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1)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_____。 ①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③易感人群:对某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被感染的人群。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考点1:传染病 考点梳理 典题训练 一、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3.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_____。 ①控制传染源: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彻底治疗;将患病的动物杀死、焚烧、掩埋等。 ②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卫生管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环境卫生。 ③保护易感人群:增强身体体质;接种疫苗;不让易感人群接触到传染病病人。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考点1:传染病 考点梳理 典题训练 二、传染病的类型 传染病种类 传播途径 病原体寄生部位 常见病 呼吸道传染病 飞沫、空气 呼吸道黏膜、肺 新冠状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百日咳、麻疹 消化道传染病 饮水、食物 消化道、肝、胰 痢疾、甲型肝炎、蛔虫病、绦虫病、伤寒、蛲虫病、霍乱 体液传染病 吸血节肢动物 输血 血液、淋巴 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脑炎、艾滋病 体表传染病 接 触 皮肤、体表黏膜 血吸虫病、破伤风、狂犬病、沙眼、牛皮癣 考点1:传染病 考点梳理 典题训练 三、预防艾滋病 (1)艾滋病(AIDS)全称为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2)病原体:_____。 (3)传染源:_____。 (4)易感人群:_____。 (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_____。 (6)预防措施:_____。 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所有正常人 性接触、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考点2:免疫 考点梳理 典题训练 免疫防线 组成 功能 第一道防线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 第二道防线 吞噬和杀死病原体 第三道防线 产生抗体,杀死抗原 皮肤和黏膜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 吞噬细胞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 考点2:免疫 考点梳理 典题训练 人体的免疫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构成人体总的防御功能,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人体就动员全部非特异免疫因素与之进行斗争,但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力不够的时候,人体会调整利用特异性免疫,使人体保持正常的状态,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不可分开,相辅相成,共同维持着人体内部的平衡和稳定。 考点2:免疫 考点梳理 典题训练 1.抗原、抗体 ①抗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_____,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_____。 ②抗原:引起人体产生_____的物质。包括:病原体、异物、器官等。 2.免疫的意义:①_____; ②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