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美洲乐声 演唱 红河谷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乐人音版初中音七年级下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四单元 美洲乐声 演唱 红河谷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乐人音版初中音七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本章节的内容选自乐人音版初中音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美洲乐声”,主要歌曲为《红河谷》。歌曲《红河谷》源自加拿大民间,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表现了红河地区人民的勇敢与坚强。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加拿大的民族文化,感受美洲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唱技巧。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理解。通过学习歌曲《红河谷》,学生能够欣赏并感受加拿大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同时,通过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增强对音乐的情感表达。此外,通过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能够拓宽文化视野,增强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情分析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 首先,在知识水平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初中音乐基础知识,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然而,对于美洲音乐,特别是加拿大民间音乐,学生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适当补充相关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歌曲《红河谷》。 其次,在能力素质方面,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演唱技巧有待提高。在学习歌曲《红河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通过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参与度对课程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分组演唱、讨论等。此外,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此外,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习歌曲《红河谷》也有影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加拿大的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 课程平台:音乐教学软件、在线音乐教学资源等。 3. 信息化资源:歌曲《红河谷》的音频、视频资料,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资料等。 4. 教学手段:讲解法、示范演唱、分组演唱、讨论法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讲解歌曲《红河谷》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2.案例分析:分析歌曲《红河谷》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重点难点解析:强调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演唱技巧,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红河谷》的演唱方法和表现技巧。 2.实验操作:学生进行歌曲《红河谷》的演唱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3.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演唱成果,互相学习交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围绕歌曲《红河谷》的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讨论。 2.引导与启发: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歌曲背后的故事和文化意义。 3.成果分享: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增进对歌曲的理解。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歌曲《红河谷》的艺术价值和演唱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多唱,提高音乐素养。 拓展与延伸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