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64690

教科版五下科学4.7《做个保温杯》课件(28张PPT)+教案+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素材

日期:2024-06-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3次 大小:1219372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科,PPT,练习,课后,任务,学习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做个保温杯》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保温杯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保温就是要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本课旨在探究保温杯和保温瓶内胆的原理,揭示其中关于热的物理规律。保温杯一般是陶瓷或不锈钢的,设计有真空层,顶部带盖,密封严实,通常我们是从热传递的多个方面去研究设计的,做到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 本课所设计的活动其实是观察常用材料的导热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保温、散热等技术的应用。本课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将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倒入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测量哪一杯水凉得慢,让学生认识到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是热的良导体;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是热的不良导体。活动二是测量比较各种方法的保温效果,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各种材料的保温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明白制作保温杯该选用什么材料比较合适。第三个活动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并通过存放冰块,检测保温杯的效果。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可以作为本单元的一个嵌入式的评价内容。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任何设计都不是完美的。一个设计在某一方面是最好的,在其他方面可能就有缺陷。在设计时,如成本、安全性、外观、环境影响以及方案失败等其他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课对热传导的深入观察研究,学生们已经认识到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认识了热在固体中的传递特点,并比较研究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的导热性能。本课所设计的活动其实是对热的良导体与不良导体的解释和运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哪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哪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3.保温、散热技术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科学思维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3.尝试自主设计产品,在研究后改进产品。 4.创作科学小论文等呈现保温杯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探究实践 1.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2.关注他人的探究成果,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经验。 态度责任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保温制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讨论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3.感受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难点: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热水、温度计、配套的杯盖、泡沫塑料、毛巾、一些包裹杯子的材料、冰块、实验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保温瓶内胆。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教科书73页图片:冬天喝热水,让我们更舒适。 2.提出问题:怎样让热水盛在杯子中不容易变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熟悉的图片,激发研究热传递的兴趣,并由学生自己提出想研究的问题,避免学生被动学习,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探索 (一)活动一:测试比较各种保温效果的方法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的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3.学生做出猜测,并说出理由。 4.学生实验,交流汇报:用手捂在不同材料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5.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6.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有哪些方法? 7.小组交流,老师板书。(预设五种方法:无盖、加盖、外包毛巾、加盖+外包毛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