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69404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课件(共19张PPT)+教案

日期:2025-05-1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53870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小学,课件,PPT,19张,数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课件网) 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 我吃1块饼。 我吃3块饼。 爸爸吃 张饼,妈妈吃 张饼。 1 (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 1 8 3 8 + = (2)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 1 8 3 8 - = 二 新课探究 (1) (2) 1 8 3 8 + = 1 8 3 8 - = 小组探究 活动要求: (1)小组选用学具盒中的一种学具操作。 (2)讨论这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 8 3 8 + = 和 的分数单位相同,都是 。 3 8 1 8 1 8 可以把 3 个 和 1 个 直接加起来 。 1 8 1 8 1 8 3 8 + = 3 + 1 8 = 4 8 1 2 = 1 2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1 8 3 8 - = ( )-( ) ( ) ( ) ( ) 3 1 8 = 2 8 1 4 1 4 = 1 8 3 8 + = 4 8 8 3 + 1 = 1 2 = 1 2 1 8 3 8 - = 2 8 8 3-1 = 1 4 = 1 4 2 5 + 2 5 = 2 + 2 5 4 5 = 2 7 - 6 7 = 6-2 7 4 7 = 4 5 4 7 请你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 只把分子相加、减。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1.填空。 7 13 + 1 13 = ( ) 2 7 - 5 7 = ( ) 8 17 + 7 17 = ( ) 7 12 4 12 - ( ) = 13 5 + 7 5 ( ) = 3 5 - 7 5 ( ) = 8 13 3 7 15 17 6 5 4 5 11 12 2.计算,并写出计算的过程。 2 2 1 9 5 9 2 9 + = ( )( )( ) ( ) ( ) ( ) 2 9 + 1 9 + + = 1.计算,并写出计算的过程。 5 3 + 2 3 = 2 3 + 2 + 5 + 2 3 9 3 = 1 3 = 3 1 10 - 7 10 = 3 10 - 7-1-3 10 3 10 = 2. 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分布情况如下表。 (1)六年级学生人数占全年级学生的几分之几? (2)一、二年级学生人数共占几分之几? (3)你还能提出其他的问题并解答吗?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 8 3 8 + = 4 8 8 3 +1 = 1 2 = 1 2 1 8 3 8 - = 2 8 8 3-1 = 1 4 = 1 4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几课时 1 课型 新课 教材分析 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新课由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引入,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新课教学时从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打开突破口,列出算式后,利用学生手中简单的学具(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让学生通过折、涂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引导学生探究分数加法的算理及意义。然后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尝试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本节课让学生在探究、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能运用分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和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导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看!星期天的早上,小兰一家在吃早餐,妈妈做了两个同样大小的饼。她把每块饼都平均分成8块。妈妈说:“我吃了1块饼”,爸爸说:“我吃了3块饼”。 问:从这个场景中谁能找到有关分数的数学信息? 答: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 问:通过这两个信息,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 老师挑选了一些数学问题。一起来看看。你会列式吗?观察这两个式子的分母,我们发现分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板书) 探究新知 1、分组活动 要求:(1)小组选用学具盒中的一种学具操作。 讨论这种方法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交流展示 总结:刚刚用圆解释了和的分数单位都是,那它们相加就是3个加上1个,等于。计算的结果,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