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71884

浙摄版信息技术六下第5课《物联网项目实践》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4-19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48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摄版,信息技术,六下,5课,物联网项目实践,教案
  • cover
《物联网项目实践》教学设计 学校 设计者 课时 5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感受物联网技术是怎么工作的,并学以致用,尝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习的重要目标。为了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迁移运用知识的过程,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本课编排了“物理网项目实践”内容。 本课内容参照工程设计过程来组织,教学实施参照STEAM项目学习的基本过程,按照“聚焦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头脑风暴,生成方案”“项目实施,建构系统”“展示分享,总结反思”的五个板块基本过程进行展开。教师提供一个项目案例作为一个过程描述的载体,让学生自己提出的有切身感受的真实问题进行项目实践。 教学目标 通过物联网项目实施,体会项目实践的基本过程,进一步体会物联网的工作原理。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团队合作的意识,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项目实践的完整过程。 教学难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设计实施方案。 核心素养指向 “做中学”:经历工程设计类项目学习过程,进一步建构对物联网的理解。 关注项目学习要素,获得关于物联网以及项目实施相关新知识技能和见解。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项目学习有所了解,但具体标准的设计过程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参照工程设计过程来组织,运用物联网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需要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过程支架,并引导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对策。 设计构想 整体设想 根据生活中的问题来尝试建构物联网应用的项目,进一步体会物联网是怎么运作的,通过项目实践来感受互联网。 教学实施参照STEAM项目学习的基本过程,按照“聚焦情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确定目标”“头脑风暴,生成方案”“项目实施,建构系统”“展示分享,总结反思”的五个板块基本过程进行展开。 教法学法 项目驱动法,教师讲解,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环节1:聚焦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板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根据真实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在小组中进行汇总交流,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分享讨论,找出大家普遍关心的焦点问题。本环节使用1课时。 重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二、环节2:分析问题,确定目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二板块,引导学生围绕之前讨论提出的焦点问题,确定要研究和实施的项目,并讨论确定项目预期完成的目标,以及目标达成的评价标准。即围绕问题,组建项目团队。本环节使用1课时。 引导学生围绕之前提出的焦点问题,确定问题解决后要达成的预期目标。 三、环节3:头脑风暴,生成方案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三板块,引导学生通过对可行性、经济性、安全性、价值意义等充分的分析讨论,确定最终方案。即展开头脑风暴,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本环节使用1课时。 旨在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通过发散思维、团队交流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环节4:项目实施,建构系统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四板块,引导学生根据方案,搜集资源材料,搭建硬件环境,编写控制程序,并进行调试改进,形成项目原型。本环节建议教师提供充分的支持和指导,降低难度,重点让学生体验过程。本环节使用1课时。 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运用知识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环节5:展示分享,总结反思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五板块,在班级中进行项目原型的展示分享,让学生互相之间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设计。本环节使用1课时。 旨在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总结与反思,回应第一板块提出的问题和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工程项目的目标导向意识。 备注 本教学设计为5课时的物联网项目学习实践案例。 若上1课时案例可参考“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