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快递员》教学设计 学校 设计者 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机器人的基本知识有了感性认识,也认识了教学机器人机器操作的一般步骤。从本课开始,学生将通过具体的机器人实践案例,来进一步认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体验操控机器人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行走是机器人最基础、最简单的任务,是学生学习更复杂的机器人任务的基础。 本课以机器人快递员为主题,围绕送快递任务来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 通过机器人的实践应用,进一步了解机器人的组成。 掌握编写程序和调试机器人的常规操作。 熟悉编程环境,能够编写顺序结构的程序。 通过动手操作机器人,感受操控机器人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编写程序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通过调试,设定准确的直行时间。 核心素养指向 通过机器人调试,理解程序对机器人的重要性,提升信息意识。 通过编写程序,理解顺序结构,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基础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加上有一定的编程基础。因此,本课应注重提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对于没有实体机器人的班级,可采用虚拟机器人在线模拟的方式完成本课内容。 设计构想 整体设想 教法学法 实验教学法、讨论法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环节1: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出示机器人送快递的情境,引出本课的基本任务:控制机器人完成送快递的动作。 二、环节2:分析任务,确定思路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 完成该任务,需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 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实质:控制机器人直行一段距离。 小组讨论,确定思路,绘制问题解决流程图。 流程图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可视化表达,需要在任务中培养学生绘制流程图的意识和能力。 三、环节3:小组合作,尝试任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观看微课,了解Pepper机器人的“行走”命令。 2.以流程图为支架,小组合作探究,完成机器人的程序编写与运行调试。 四、环节4:任务拓展,总结提升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拓展任务:你能让“快递员”返回到起点吗? 让学生进行知识变式迁移,探索程序参数的调整对机器人命令执行的变化影响。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