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7657

顺理而成章--议论文的结构 课件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2717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顺理,成章,议论文,结构,课件
  • cover
课件48张PPT。顺理而成章--议论文的结构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客观事理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理解:安排议论文的结构,首先要符合客观事物、客观事理本身的内部规律,所以议论文的结构安排,必须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客观事理深刻洞察的基础上。《中国石拱桥》结构顺序  教学指导用“首先”、“其次”、“再次”这样的形式来安排文章的结构,一般有三种情况: 一是并列,之所以分出“首先”、“其次”、“再次”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和条理的清楚,其次序可以调换; 二是序次,即按照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过程来安排“首先”、“其次”、“再次”,这种序次是不能随意调换的; 三是主次,即这种结构安排中包含着作者的价值判断,一般是先主后次,这种次序也是不能随意调换的。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我们认为茅以升《中国石拱桥》原文安排的顺序更合理一些。中国石拱桥之所以取得如此光辉的成就,其主要原因应该是客观条件的具备,即建筑材料的具备,如果没有这个必要条件,建筑石拱桥就无从谈起。 次要原因应是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我国石拱桥设计施工的优良传统。我们认为文章在列举原因时,应由客观而主观,不能为了某种需要,而把主观因素放在第一位,这恰恰就违背了客观规律。 牛刀小试:给下面五个句子排序(1)亡国之君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寂寞。 (2)爱国诗人屈原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寂寞。 (3)即便是豪放的李白,也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寂寞。 (4)寂寞并非鲁迅所独有,古来圣贤皆寂寞 (5)可以说,没有寂寞,李白成不了“诗仙”,李煜当不上“词帝”,屈原留不下名传千古的“离骚”,鲁迅也写不出振耳发聩的《呐喊》 正确的顺序为:(4)(2)(1)(3)(5)。牛刀小试下面的文段有“上下脱节”的毛病,即段内上下两层在语意上缺乏必要的联系,请加以修改,使之条理清楚。?   茶叶作为健康饮料是举世公认的。现代生物化学和医学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茶叶即有营养价值,又有药理作用,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关系非常密切。根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传出的喜讯:“日饮一杯茶,癌症可少发。”彻夜现在已被列为六种抗癌的食物之一。其实,早在70年代后期,如何饮茶的研究就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科学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日本静岗县立大学药学部富田郧等发现茶叶有一种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新成分。一些专家在动物实验中看到茶多酚中心主要成分能有效地阻止恶性肿瘤的扩散,能改变正常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征,使之不能与致癌物结合。? 解题指要:这个文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下脱节。全段主要说明茶叶的营养价值与药理作用。文中有两处与全段主旨不一致。一是“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关系非常密切”一句与上下文缺少联系,游离于中心之外。二是“早在70年代后期,如何饮茶的研究就引起了国内外许多科学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也与上文“茶的营养价值与药理作用” 脱节。教学目标二:模仿典范作品的结构形式,学习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等常见的议论文的结构方式。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 引论是文章的开头,用来提出文章的论点或用来点明文章所要议论的问题(即“论题”)。 本论是文章的主体,主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 结论是文章结尾,或是得出结论,或是进一步强调论点,有时也用来提出希望、要求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总分式议论文的结构,常见的是:总分结构。 文章层次之间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三种基本形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 ??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进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