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链》 一、教材分析 《项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 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 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 的 ”字词语的合理搭配。在 第四单元初次学习“ 的 ”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让学生 体会到,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项链》这篇精美的散文,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海边最富特色的 沙滩、海浪、海螺、贝壳,并对之作色彩描绘;然后又呈现脚印、沙滩、大海的远景,很有 动感。其中,对小娃娃动作的描写先后有序,一气呵成。篇末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的项 链,非常传神。课文语言优美,音律和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儿童的口吻,描述海边 的景物,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利用象形字的方法, 猜字谜, 对比识字,加一加、 减一减, 换一换,联系生活事物等方法进行认字, 所以在本课的认字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对比, 联系生活事物等方法进行认字, 对于学生发现、寻找到好的认字方法, 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语言习惯于直接体验、整体接收、综合感受。 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一思维特点,采用多媒体再现情景、读唱做演结合、同桌合作学习等 多种方法,让学生在“看 ”中欣赏美景,在“读 ”中感受语言的精妙,在“做 ”中领会逻辑 的表达,在“唱 ”中体会心情的变化,在“演 ”中感悟内在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一)正确认读“蓝、又、笑 ”等 11 个字,认识禾木旁 1 个偏旁,正确书写“ 白、的、 又、和 ”4 个字。 (二)通过领读,自读,齐读等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圈出重点 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三)通过扩词仿说的形式,积累“蓝蓝的 ”等叠词以及“又...又... ”语式。能合理 搭配“ 的 ”字词语。 (四)借助图片和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指的是小娃娃的脚印。 (五)通过读唱做演的形式,感受大海的美,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正确认读“蓝、又、笑 ”等 11 个字,认识禾木旁 1 个偏旁,规范书写“ 白、的、又、 和 ”4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难点 1.积累“蓝蓝的 ”等叠词以及“又...又... ”语式。能合理搭配“ 的 ”字词语。 2. 知道大海的项链指的是小娃娃的脚印。 五、课时安排 课文分为两课时教学,本次进行第一课时教学。 总课时 教学要点 两课时 第一课时 1. 11 个生字及相关词语认读检测。 2. “娃 ”和“挂 ”对比识字。 3. “和 ”字的理解运用及书写指导。 4. 课文第一 自然段细读。抓住“蓝蓝的 ”等叠词和“又... 又... ”词语,知道大海,沙滩的特点。抓住浪花的颜色和 笑声,感受浪花的调皮。 5. 积累“蓝蓝的 ”等叠词以及“又...又... ”词语。 第二课时 1. 课文第二自然段细读。第一句抓住动词,边读边演,体 会小娃娃串项链的快乐。第二句,上台贴脚印,感受在沙 滩上的快乐。 2. 借助图片和课文内容,讨论得出大海的项链是小娃娃的 脚印。 3. 仿说课后题,学习“ 的 ”字词语的搭配。 4. 书写指导“ 白 ”“的 ”“又 ”3 个生字。 六、教学策略 课时 教学策略 识字 写字 朗读 理解运用 第一课时 1. 加一加识字: 活 2. 比 较 识 字 : “娃 ”和“挂 ” 3. 创 设情 境 识 字:“和 ”。 “和 ”:观察偏旁 的笔画变化,强 调“ 口字 ”的位 置。左右结构的 字看:高低,宽 窄,笔画。 第 一 自 然 段 写 景,指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