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8841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小岛失踪之谜2_北京版

日期:2024-06-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18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语文,教案,小岛,失踪,之谜
  • cover
教学内容 30、小岛失踪之谜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设问及其作用。2、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文章分成两部分。知道星鱼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感受大千世界的奇妙,受到科普教育。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设问及其作用。 预测学生问题 分段分得不准确。 问题解决策略 交给用合并自然段的方法分段。 学生活动(形式、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内容) 读课题,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学生可能问:小岛还有失踪的,那么真正的谜底是什么?二、浏览课文,自己寻找答案。三、这两种说法你觉得哪种更科学?找出理由谈一谈。舒尔茨的观点什么地方让你怀疑?读,说一说。四、默读课文。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星鱼的语句,先读一读,再说说小岛失踪的真正原因。 读,找,画下来,一起来看一看,投影出示:1、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享年一只大圆盘。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毒刺。读了这段话你感觉到了什么?(大 厉害 能吃)把你感受到的读出来。2、这种星鱼以珊瑚和珊瑚礁为口粮,而且胃口极好,一条星鱼一昼夜能够噬食掉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抓住2平方米和胃口极好理解星鱼是造成岛屿失踪的罪魁祸首。)有语气地读这段,把星鱼的能吃读出来。 3、因此,当它们对珊瑚礁小岛群起而攻之时,常常会使那些小岛在不长的时间内瓦解消失。有一些大的珊瑚岛则因为根部被咬断而成为无根之岛,在强大的海流冲击下,漂离了原来的位置。 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大岛和小岛是怎样失踪的。五、再次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写了岛屿失踪的真正原因。说说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处理第三自然段1、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什么事情?哪样呢?这句话是接着哪句话来说的?这句话放在这起什么作用?) 2、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这句话与上面的句子有什么关系?)前面那句话提出了问题,这句话作出了回答。3、再读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过渡)5、课文的1、2 段讲了什么呢?6、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呢?按两部分读课文。六、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认识了一种新的句子那就是设问句,读课文中的两句话,说说这种句子在文中有什么好?七、有感情地读全文。向你的同学说一说岛屿失踪的真正原因。 齐读课文让学生质疑舒尔茨的观点什么地方让你怀疑?默读课文。从课文中画出描写星鱼的语句,先读一读,再说说小岛失踪的真正原因。小结:过渡段主要是承上启下,但是引起下文的作用更大一些,所以应该把第三自然段与4-7段放在一起,讲的是岛屿失踪之谜。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