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0654

苏冀闽粤2024届高三下学期押题预测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9-2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4767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冀闽,预测,解析,原卷版,试题,历史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苏冀闽粤卷)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墨子批评儒者“立命缓贫”,认为“命”的观念是“昔者暴王作之,穷人术(述)之”,他提出了“有命则富而可贫,无命则贫而可富”的反命题,宣扬人的“强而强必贵,不强必贱”“强必富,不强必贫”。据此可知,墨子( ) A. 批判了儒家的封建等级观念 B. 揭示天命观对生产力的制约 C. 否定了贵族执政的经济基础 D. 强调个体主观能动的重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墨子对儒家倡导的天命观进行了批判,认为“命”是上层阶级的统治工具,而贫富与否与天命无关,“无命”者通过个人的努力能够达到“强而有为”,D项正确。墨子批判的是儒家“天命观”,与封建等级制度无关,排除A项;墨子割裂了天命与财富的关系,而非强调天命对财富及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作用,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执政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材料未涉及井田制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2. 关于政权更迭,西晋刘颂认为是“天地之位始定,四海洗心整纲之会”。他还指出,魏晋更迭用“禅让”,未能“洗心整纲”,晋廷所依靠的仍是“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孙,则其曾玄。”据此可知,刘颂意在强调魏晋“禅让”( ) A. 助长了士族政治发展 B. 遏制了官僚集团腐败 C. 实现了政权和平转移 D. 延续了前代治国经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刘颂认为魏晋易代用“禅让”,未经战火充分洗礼,未能彻底扫除前朝政府而另起炉灶,西晋统治集团成员依然是曹魏那批高官显贵及其子弟,因此助长了士族政治发展,A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西晋贵族生活奢侈,官僚集团腐败并未遏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禅让”的消极作用,实现了政权和平转移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强调魏晋“禅让”保留了大量高官显贵,不属于治国经验,排除D项。故选A项。 3. 唐太宗在《帝范·阅武》中写道:“勾践轼蛙,卒成霸业;徐偃弃武,终以丧邦。何则 越习其威,徐忘其备也。”据此可知,唐太宗( ) A. 认为治国理政应该因势而异 B. 总结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 C. 强调文治武功需要统筹兼顾 D. 主张安不忘战的军事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太宗通过勾践和徐偃的例子,明确告诉我们,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能忘记战争的可能性,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军事力量的培养和维护,D项正确;认为治国理政应该因势而异:虽然这个观点本身没有错,但唐太宗在这段话中并没有直接提到治国理政应该因势而异的内容,排除A项;唐太宗的这段话确实包含了对前朝兴衰的思考,但他并没有明确指出这是在总结隋亡唐兴的经验教训,排除B项;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太宗确实在强调军事力量的重要性。但是,唐太宗的话更多的是在说不要忽视军事力量,而不是在强调文武并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