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3169

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2404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课题 烛之武退秦师 年级 高一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章节 第一单元 设计人 教龄 10 任教年级 高一 教材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精读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本文与单元其他几篇文章相比,故事简单,篇幅简短,所以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能很好的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文言文学习的一定方法和步骤。但是许多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习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这一现状,讲解文言文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左传》这本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词句的含义。 2.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反复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目标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时,以国家利益为重,抛弃个人恩怨,临危受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文章的脉络。 2.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高超的劝说艺术:烛之武的劝说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法;反复诵读法;归纳总结法;讨论探究法。 这些方法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教学资源 图片、课件 教法设计 1.朗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巩固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扩充课堂容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点拨法: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适时进行点拨。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请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古文中哪些人物具有高超的劝说艺术,既能让学生复习就知识,又能快速集中注意力。在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总结。) 春秋战国时期,能言善辩之人何其多:邹忌巧言劝齐王,四方朝齐;唐雎严词拒秦王,保全安陵。无独有偶,两千年前还有一人,独闯敌营,以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退却强敌,此人是谁呢?他就是春秋时期郑国人烛之武。下面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二)检测预习,自主学习 1.学生听朗诵带,并为为PPT展示的词语注音,然后齐读课文(点拨学生注意情感、节奏、字音)。 氾(fá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2.课前参考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提示学生注意故事完整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提升学生的概括和组织语言能力。) 3.请学生朗读简介《《左传》(学生相互补充,老师提示重点记忆部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被称为《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左传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它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尤其善于战争描写。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基础知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讨论,勾画出小组认为重要以及理解起来有困难的词句。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结果,大家共同探讨,教师适时点拨。 (2)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