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章末复习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杠杆 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 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 杠杆的五要素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生活中的杠杆 省力杠杆 L1 >L2 ,F1< F2 费力杠杆 L1 <L2 ,F1> F2 等臂杠杆 L1 =L2 , F1= F2 知识梳理一 滑轮与滑轮 组 定滑轮 轴不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等臂杠杆 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省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质:省力杠杆 动滑轮 滑轮组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绳子自由端的距离 知识梳理二 功 功和能的关系 物体对外做功,能量减小;外力对物体做功,能量增加。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 功的计算及单位 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F≠0 S=0 W=0 劳而无功 F=0 S≠0 W=0 不劳无功 F≠0 S≠0 W=0 垂直无功 公式:W = FS 单位:焦耳(J ) 知识梳理三 功率 意义 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 1.物体单位时间内(秒)所做的功 2.功与做功所用的时间之比 公式 单位 瓦特 ( W ) 1 W =1 J/s P= 推导式 P= = = F v 条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梳理四 机械效率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必须要做的功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①在允许的前提下提高W有 ②减轻机械的自重和摩擦,减小W额 机械效率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有用功和 额外功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知识梳理五 改变世界的机械 简单机械的家族 轮轴 斜面 杠杆、滑轮、轮轴、斜面、螺旋等 定义: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固定在同一轴线 上组成的简单机械(大的为轮,小的为轴) 特点:动力在轮上省力,动力在轴上费力 定义: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倾斜平面 特点:只省力的简单机械 、只克服重力做功 螺旋 定义:绕在圆柱上的斜面 特点:将旋转运动与沿轴向的运动互相转化 省力情况: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知识梳理六 例题精选 例题1:如图所示,均匀木板AB,它的中点O放在支架上,B端通过滑轮组和重物M连接,木板水平,O点有一电动小车,与木板B端相连的绳刚好伸直但无拉力。已知:木板长6m,两滑轮重均8N,电动小车重50N,若车在木板上匀速行驶的速度为0.6m/s。车从O点开始向右行驶2s时,地面对M的支持力为F1,再向右行驶2s时,地面对M的支持力为F2,且F1:F2=3:2,不计绳子重力和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求: (1)车从O点开始向右行驶2s时B端受到绳子的拉力; (2)M的重力。 例题精析 解: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s=FB× L 50N×1.2m=FB× ×6m FB=20N ; (2)根据图示可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条数为2,车从O点开始向右行驶2s,对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2F=G动+FB 2F=8N+20N F=14N, (1)由 可得,车从O点开始向右行驶2s时, 车行驶的距离:s=vt=0.6m/s×2s=1.2m, 例题精析 对M进行受力分析可得:GM=F1+F, 即GM=F1+14N﹣﹣﹣① GM F1 F 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即: 车从O点开始向右行驶4s时,车行驶的距离: s′=vt′=0.6m/s×4s=2.4m, 例题精析 对动滑轮进行受力分析可得:2F′=G动+FB′2F′=8N+40N F′=24N, 对M进行受力分析可得:GM=F2+F′ 即:GM=F2+24N﹣﹣﹣② 联立①②③可得:GM=44N。 GM=F1+14N﹣﹣﹣① GM=F2+24N﹣﹣﹣② F1:F2=3:2﹣﹣﹣③ (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 1500N,小明体重500N,他站在地 面向下拉绳子使物体匀速上升, 最大能提升多重的物体? 例2: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0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