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6106

八下科学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复习提高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24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8762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下,科学,3章,空气,生命,复习
  • cover
八下科学第三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高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 A.B.C. D. 3.如图所示的便携式水雾灭火器,可用于固体材料、液体、电器等灭火。喷射后成水雾状,活化剂会在可燃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水膜,达到灭火目的。同时生成的水膜使得可燃物较难复燃。下列关于该灭火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喷射后形成的水膜,可以使得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B.喷射后的水雾蒸发吸收热量,降低了火场的温度 C.喷射后的水雾漫布火场降低氧气浓度,防止复燃 D.喷射后的水膜使可燃物的着火点降低,不再燃烧 4.有三种物质在密闭容 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CaO为催化剂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减少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 5.用某同学利用废旧的粗铜丝、药水瓶组装成如图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检验及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用燃烧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不是CO2 C.该装置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该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6.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再加大理石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满时,先把集气瓶从水中拿出,再盖上玻璃片 C.洗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试管时,先冷却,再用水洗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先把滴管伸入液体中,再挤压胶头 7.有关生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樟树只能在太阳光下进行呼吸作用B.绿藻在晚上才进行呼吸作用 C.草履虫只能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D.袋鼠日夜均进行呼吸作用 8.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水参与反应,并可观察烧瓶内气压变化 B.图乙中的水只是提供热量 C.图丙中集气瓶里的水排尽空气,并可观察O2的收集情况 D.图丁中的水可防止熔融物炸裂集气瓶 9.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下面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C.生成物的化学式可用C2H2O表示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10.如图显示一人处于静态状态平静呼吸时,肺泡内的气压变化的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点时,膈肌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B.从V到X期间,肺排出空气 C.从V到X期间,肺完成了一次呼吸 D.B点时,肺内气体量最少 11.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几个步骤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步骤①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 B.步骤②的处理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C.步骤③是为了破坏细胞结构使碘液易于染色 D.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12.《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点燃药者。”该反应的原理为:2KNO3+S+3C=K2S+N2↑+3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CO2 B.火药是纯净物 C.该反应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热 D.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13.如图为甲、乙两种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合作用效率的变化情况。请据此图分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温度升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降低 B.温度升高,乙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