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397381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7294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2024,诵读,PPT,23张,课件,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 cover
(课件网)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重点) 2、理解诗意,体悟诗情。(难点) 一、新课导入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了解作者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 进士。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mào) 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更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写这首诗时,杨万里65岁,经历了人生的坎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 本诗体裁 本诗一共有四小句,是绝句题材,每一句有七个字,因此是七言绝句。 二、朗读诗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三、理解诗意 解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经过 晨起做早餐 “松源”和“漆公店”都是店名。 题目的意思是:路过松源正在准备早餐的漆公店。 把晨炊这个时间,放在两个定点中间就是诗人的一个创意。 莫言下岭便无难。 不要说。 译文:不要说,从山顶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首句“莫言下岭便无难”描写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 赚得行人错喜欢。 骗得。 空欢喜。 译文:骗得前来爬山的人那白白的欢喜一场。 一个赚字用的好,赚是骗的意思,是一种幽默风趣的风格。它幽默风趣透露着作者的抱怨。提醒人们不要陶醉于攀登的狂喜之中,而要小心谨慎下山,另有一番情趣。 此句申说、补足首句,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政入万山围子里 同“正”。 圈子。 恰好进入。 译文: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里面时候,有的山并不是爬上去,再下来就行了,有的山是连绵起伏的,你需要上上下下好几次。 一山放出一山拦 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译文: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 “放出”“拦”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了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人的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动态感,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 四、赏析探究 1、这首诗歌的首句看似平常,却极富包孕性,请阐述其中的含义. 包含上山过程所历艰辛,因此把下岭看得容易、轻松; ②“下岭便无难”的判断是错误的; ③“莫言”二字是自诫也是诫人,表达了对那种认定下岭容易的普遍心理的否定。 2、有人认为三四两句在承接二句解除悬念后,运用拟人化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也有人认为诗歌形象反映了行人由意外、惊诧,直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你赞同哪种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第二种。“行人”为何“错喜欢”?因为“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三四两句正是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但历尽上山艰难的行人登上最高峰后,往往因兴奋喜悦而一心只顾享受下岭的坦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