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398834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课件(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24712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词,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桂枝香·金陵怀古 一座金陵城 千古相思意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品味诗歌的语言,从意象入手,体会意境特点,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 2.通过设计问题,合作探究,深入把握诗歌内涵。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在鉴赏中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3.理解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文情怀。 导语设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 庄《台城》 同样是面对古都金陵,韦庄看到的是细雨飘飞、杨柳葱茏的金陵,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刘禹锡看到野花盛开、燕栖旧巢的金陵,想到昔盛今衰的无奈。王安石的这首词又有怎样的意趣呢?上节课我们随诗人“登临送目”,一睹金陵壮丽山水;这节课让我们由见及思,探究诗人的所思所想。 知人论世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他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杰出文学家、散文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歌创作上,他是北宋四大诗人之一。在词的创作上,虽然作品不是很多,但也能一洗五代旧习,不受前人绮丽风气的影响。 创作背景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这首词可能作于当时。还有一种说法是,该词写于王安石熙宁变法失败后,被罢相做江宁知府时,时间在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之后。廿年仕宦生涯,作者对宋朝君臣不思自强、上下偷安的政治局面和社会弊端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国家的前途感到一种深深的忧虑。 解题 “桂枝香”:词牌名,多用入声韵,故于凝重之中含有激烈、感慨之情。 金陵:此名源于楚威王熊商于此建金陵邑,亦称建康,今江苏省会南京,为“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朝古都,南京是“位于南方的京城”之意。 怀古:怀念古代遗迹、感慨兴衰。 参考译文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萧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初读诗歌 自由朗诵,理解诗意。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1.学生自由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 2.点名朗读,其他同学跟随点名同学的朗读,然后评点朗读的技巧。 3.师生合作,把握朗读的语速语气。 情感主旨: 怀人伤己:感慨古人的功业,悲叹自己的壮志难酬。 怀古伤今:感怀古迹的史实,劝勉统治者以史为鉴。 初读诗歌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宋代〕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整体感知 用散文化的语言来归纳词的大意,概述内容。 明确: 上片先点明登临时节,随后写眼前景色,澄江似练,夕阳翠峰,酒旗招展,白鹭翔舞,的确是一幅优美的图画。 ———登临所见 词的下片,感慨六朝竞逐,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