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00858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训练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497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法治
  • cover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综合训练试题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如图是成都某中学给初二学生设计的“五一”假期作业清单。 作业清单 作业1 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2 参加一次农业生产劳动 作业3 到都江堰、青城山观光 作业4 到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宣传 完成上述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 ①深入生产生活实际,提高个人实践能力 ②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 ④关注社区治理和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个人可以完全脱离社会而生存和发展,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 D.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3.近年来,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微博、征民意,公民也在互联网上为“两会”建言献策。这说明(  ) 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展了民主渠道 ②网络成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 ③公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④网络对保障公民参与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 A.阖家团圆笑开颜,微信红包更重要 B.回归理性抢红包,家人团聚叙亲情 C.对面交流增感情,拒绝红包莫沉醉 D.虚拟红包别当真,远离手机拒依赖 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告诉我们(  ) ①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生活处处有规则 ②做人做事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③理解规则、遵守规则,社会才能由无序走向有序 ④没有规矩就没有秩序,生活和工作就不能顺利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6.下面的内容是《全国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对此错误的说法是(  ) A.这一公约要求每一个青少年网友遵守 B.维护网络秩序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习惯 C.网络是虚拟的,不用为自己在虚拟空间的言行负责 D.只有人人都遵守网络规则,才能最有效地利用好网络资源 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名言反映了(  ) ①自尊自爱的人看重自己的人格 ②一个人的高风亮节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③自尊自爱的人不会做有损自己人格的事 ④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丧失人格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句话说明了(  ) ①在待人接物中,语言有明显的高下、美丑之别,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也有天壤之别 ②文明用语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 ③举止端庄,是我们要培养的良好行为 ④礼貌文明的语言,能让人感到暖意融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方便快捷的“滴滴打车”成为市民们又一时尚消费,司机王某在抢单后接到家人有急事的电话,为了不耽误顾客出行,他及时赶到顾客所在地,并为其打好另外一辆车方才离开,受到顾客好评。王某的做法说明(  ) A.迎合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诚信的人受人尊敬 C.一个没有自尊的人就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D.语言文明史与人交往的必备素质 10.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 (  ) A.吸食、注射毒品 B.参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