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师大版《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倍的认识”是西师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倍”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抽象的概念,也是承前启后的概念,是进一步学习有关倍数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倍”这一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是陌生的,缺乏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倍的含义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做到由浅入深,有具体到抽象,内容安排是科学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策略: 教法:点拨引入、组织探究、启发巩固。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红黄蓝各30根)、题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热情好客的村长邀请羊村里的小伙伴们到它家做客,瞧!(出示PPT)篮子里面有许多丰盛的水果,咱们去看看吧!(图片展示其中苹果2个,梨子6个) 二、探索新知: (一)比较引入,初步感知“倍” (PPT展示苹果2个,梨子6个) 1、 师:瞧,比较一下苹果和梨子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苹果比梨子少4个,(师引导,适时板书水果数量)也就是2比6小,6比2大,(还有什么发现)6里面有3个2,2+2+2=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里面有3个2.) 师: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少多少,用减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板书课题:倍) 师:关于“倍”,你想知道什么呢?(生回答)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认识它。(补充板书:倍的初步认识) 2、认识“3倍”,建立概念 教师指出:6里面有3个2,也就是说6是2的3倍。(板书:6是2的3倍) 1、师:苹果有2个,如果2个苹果为一份把它圈起来,那么梨子有这样的几份,梨里面有几个2?请你在题单上面圈一圈。(学生活动,师巡视正确圈发,并抽生上台汇报) 生:有3个2,因为可以把梨子圈出3圈,为3份。 师:真能干!用圈一圈的方法让我们一眼就能看出6个梨子里有这样的3份。像这样(演示PPT)把第一排的苹果的数量看作一份,在6个梨子里能全出3个2,也就是这样的3份,我们可以说“6里面有3个2,也可以说6是2的3倍。”这就是6和2的倍数关系。 师:大家跟着我一起完整地说出它们的关系。(隐藏三句话) 师:如果没有这三句话了,你还能说吗?(抽生说,师板书,生再其读) 生:2个苹果作为一份,梨有这样的3份,梨的个数是苹果的3倍。(6里面有3个2,也可以说6是2的3倍) (二)课堂活动 摆一摆、说一说(近一步感知“倍”) 1、大屏幕出示第一排摆2根蓝色的小棒,让生操作第二排摆2份这样的红色小棒。 师:红色是几根?(4根) 师:红色小棒的数量是蓝色的几倍,谁是谁的几倍? 生:2倍,因为2根蓝色为一份,红色小棒有这样的2份,所以红色小棒的数量是蓝色的2倍。4是2的2倍。 2、摆2根红色和2根蓝色小棒,问:这时候的关系是几倍,谁是谁的几倍?(强调1倍关系) 生:1倍,因为2根蓝色为一份,红色小棒有这样的1份,所以红色小棒的数量是蓝色的1倍。2是2的1倍。 3、师:第一排摆3根蓝色小棒,请摆出红色小棒,要求是蓝色小棒的9倍。(为了快速又准确地摆好,有什么方法?) 生:3根3根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