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1816

山东省烟台招远市(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4171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学期,解析,原卷版,试题,生物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二生物 说明:1.本试题分为Ⅰ卷和Ⅱ卷两部分,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试题共95分,书写质量3分,卷面安排2分。 3.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张叔叔不幸遭遇车祸,头部遭受冲撞,经检查他的眼球结构正常,失明的原因可能是( ) A. 视觉中枢受损 B. 角膜破损 C. 晶状体异常 D. 视网膜充血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眼球壁包括外膜(角膜和巩膜)、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内膜(视网膜)三部分。角膜是无色透明的,里面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巩膜白色、坚韧,保护眼球;虹膜能够调节瞳孔的大小,里面有色素,东方人的“黑眼球”和西方人的“蓝眼睛”就是它的颜色;睫状体能够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相当于照相机上的镜头;脉络膜里有血管和黑色素,营养眼球并起暗箱的作用;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可以接受物像的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在物像的形成过程中,对光线起折射作用。 【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如果眼球结构完整,视神经或者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仍然可以导致失明的。视神经发生病变使物像的刺激传递不到大脑,视觉中枢发生病变不能形成视觉。 故选A。 2. 乘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这是由于感受这些刺激的感受器位于 ( ) A. 耳蜗和前庭内 B. 前庭和半规管内 C. 半规管和鼓室内 D. 鼓室和耳蜗内 【答案】B 【解析】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以下知识点:一、耳的结构和功能;二、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详解】鼓室内有空气维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半规管、前庭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前者引起旋转感觉,后者引起位置感觉和变速感觉。前庭及半规管过敏的人,在直线变速及旋转变速运动时,引起中枢有关部位过强的反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等,这就是有些人晕船、晕车的原因;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因此乘车时不靠视觉也能判断车速的快慢和左右转弯,这是由于感受这些刺激的感受器位于前庭和半规管。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耳各部分的结构功能。 3. 在飞机降落时,乘务员要求旅客咀嚼食品,其目的是为了使( )张开,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防止鼓膜涨痛。 A. 鼻泪管 B. 外耳道 C. 咽鼓管 D. 半规管 【答案】C 【解析】 【分析】巨大的声音能量很大,会对人的耳膜造成伤害,如果耳膜两边有较大的压强差,耳膜会受到严重伤害。 【详解】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务员通常发给每位乘客一块口香糖,嚼口香糖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击穿鼓膜,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 小李看到消防员从火场救出伤员的场景,感动得热泪盈眶。结合下图,分析有关这一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看到此场景的感受器是③ B. 泪腺是此反射的效应器 C. 该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D.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④的表面 【答案】C 【解析】 【分析】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