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13345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五线谱)第五单元《劳动号子》——“一声歌吼开天地”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22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1991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音版,天地,歌吼,一声,劳动号子,七年级
  • cover
《劳动号子》———一声歌吼开天地” 一、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本课遵循新课标中“理解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操”为指导思想。 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参与-体验-模仿”为理论依据。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劳动的歌》。号子、山歌、小调是中国民歌的三种重要体裁,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它产生于原始性的集体劳动之中,堪称音乐艺术最古老的活化石。本单元通过赏析与体验劳动号子,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材分析 劳动号子的概念: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 劳动号子的分类:工程号子、搬运号子、船渔号子、农事号子等。 劳动号子的作用: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保障安全及消除疲劳等。 劳动号子的特点:一领众和,节奏感强,即兴性,旋律高亢有号召性等。 《过滩号子》是一首根据《灃水船夫号子》改编的“一人领、众人和”的二声部歌曲,中速稍快,描述了船工们在号子头的带领下冲过险滩的画面。 合唱部分的重点节奏型,领唱重点节奏型: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对民歌,尤其是劳动号子这种产生于劳动、服务于劳动的歌曲知之甚少且很难感同身受。可以模仿老师较准确的打出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等节奏型,但领唱的部分第二拍进有困难,可采用对比法让学生选择适合歌曲的节奏型,随着歌词的韵律、结合劳动场景去体会、感受,从而准确表现歌曲风格。 三、教学目标 (一)学唱二声部歌曲《过滩号子》,结合劳动场景准确表现歌曲的风格特点。 (二)掌握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在体验劳动号子和学唱《过滩号子》的过程中,感受号子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三)在学习和体验劳动号子过程中,了解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促进学生关注我国民间歌曲,进而喜爱中国民族音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唱《过滩号子》,掌握重点节奏型,结合劳动场景准确表现歌曲风格,了解号子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 1、识读重点节奏型 2、能参与二声部歌曲演唱并准确表现歌曲情感。 五、环节设置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初步体验劳动号子) 1、体验、欣赏《打夯号子》《哈腰挂》 2、在体验活动中,交流与探讨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 3、出示课题“劳动号子”,简介概念及其分类。 (二)学唱《过滩号子》(深入体验劳动号子) 1、欣赏《川江船工号子》片段,结合劳动场景把握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情绪等风格特点。 拉纤号子 速度缓慢,领唱部分节奏自由,旋律悠扬,唱自己的生活境遇。 见滩号子 快板四二拍,远远望见险滩,号子头向船工们发出的信号,短促有力的歌声指挥和鼓舞船工们为闯滩做准备。 上摊号子拼命号子 快板四二拍,节奏更加短促,领唱与合唱的配合发展成重叠式的二声部,劳动的呼吼声紧张而有力。 下滩号子 慢板,经过了一场与长江天险的激烈搏斗,船过了险滩顺流而下,船工们一声悠扬宽长的呼喊,表达了船工放松、愉悦的心情。 2、准确演唱(歌曲节奏) ①教师简介《过滩号子》,出示“合”(第二声部)的乐谱前,学生聆听教师范唱并模唱其主要节奏型 。 【要求】唱熟歌词,演唱中节奏准确、整齐、稳定,能表现出2/4拍的节拍感。 ②学生在准确演唱“合”(第二声部)的基础上,记写其主要节奏型。 ③出示《过滩号子》带有“领”(第一声部)的局部曲谱,学生根据歌曲的劳动场景选择适合领唱的节奏型,将乐谱填充完整。 ④完整演唱全曲。 3、准确表现(歌曲风格) 师生互动: 学生可在演唱过程中加入船工们掌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