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16928

5.2 测量电阻 课件 (共20张PPT) 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7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27137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测量,电阻,课件,20张,PPT,2023-2024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欧姆定律 第2节 测量电阻 1.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 2.会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阻。 3.能用电压—电流图像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规律(重点)。 4.会设计电路图。 5.会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6.使学生经历伏安法测量电阻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测量未知电阻,了解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难点)。 爷爷的收音机坏了,小聪和小明决定把它修好。经过检查,发现一只标注模糊的电阻引脚断了,需要更换。怎样才能知道它的阻值呢? 一、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阻 1. 实验方案 要测量电阻 R= 需知道: R两端的电压U 通过R的电流I 用电压表测出 根据欧姆 , 得到 用电流表测出 2. 测电阻的原理: R = I U 这种利用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 U I 3.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器材 电压表 电流表 A 开关 滑动变阻器 V 待测电阻 R = U I 电源 4. 连接电路: (1)在连接实验电路中,开关应是 的;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移动到_____的位置; (2)若待测电阻R约为10Ω,电源电压为3V,则电流表应选用 量程,电压表应选用_____量程; (3)实验中通过改变 来改变加在待测电阻上的电压和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以达到多次测量的目的。 断开 阻值最大端 0~0.6A 0~3V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 5. 进行实验: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电压U/V 2.0 2.5 电流I/A 0.20 0.26 电阻R/Ω 数据处理: 1.5 待测电阻平均值是_____(保留一位小数) 10.1Ω 在第一次实验时,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如右图所示: 10 9.6 10.7 0.14 0 1.5 2.0 2.5 3.0 1.0 0.1 0.15 0.20 0.25 I/A U/V U-I图像中,过原点的直线表示导体的电阻。 ● ● ● 二、电压———电流图像 将上表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你发现了什么? 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 定义:用纵轴表示电压U,用横轴表示电流I,画出的图线叫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 伏安特性曲线为直线的表示电阻是定值电阻,为曲线的为曲线的表示电阻是可变电阻。 小灯泡的电阻是否会变化呢?伏安特性曲线是什么样的? 3. 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线性电阻。 I/A U/V 0 R2 R3 U/V 定值电阻的大小关系:R1>R2>R3 R1 例1. 如图是“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连接电路时,应将变阻器滑片调至最右端 B.连接电路时,要使电流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C.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D.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R的阻值也变大 D 测小灯泡的电阻 A V L R S 按电路图顺序将器材摆放好,按图连接电路, 先串联后并联电压表。 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灯泡亮度 1 1 0.22 4.55 暗 2 2 0.30 6.67 较亮 3 3 0.34 8.82 很亮 逐渐增大电压,让灯丝由暗变亮,记录若干组电压、电流值,填入下表: 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什么?灯的电阻还用求平均值吗 在测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找到小灯泡电阻随电压变化的规律,因此不能求平均值,因为灯的电阻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样,求平均值就没意义。 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图像不是直线。 将上表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你发现了什么? I/A 0 R灯 0.1 0.2 0.3 0.4 1.0 2.0 3.0 4.0 U/V 测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有何不同点? 1. 测定值电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待测电阻的阻值,这样是为了减小误差;而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普遍规律。 2. 定值电阻的U—I图像是一条直线,而小灯泡的U—I图像是一条曲线。 例2.一实验小组同学,按正确方法完成实验后,分别绘制了“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所示,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