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17437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8760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物理,第一章,-2023-2024,八年级,学年,解析
  • cover
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 单元卷 -2023-2024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仰视刻度读数,则量取的液体将 ( ) A.偏多 B.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的是我国现在发行的一元纸币,根据生活经验可以知道,该纸币的长度约为 A.1.3cm B.13cm C.13mm D.13dm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灭 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 C.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 10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 15m/s,那么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8m/s B.12m/s C.12.5m/s D.20m/s 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1.6m=1.6m×100cm=160cm B.480mm=480×10-3=0.48m C.53dm=53×10m=530m D.6.5×106μm=6.5×106×10-6m=6.5m 6.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 A.米(m) B.米/秒(m/s) C.千克(kg) D.千克/米3(kg/m3) 二、多选题 7.如图是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第30s时,甲、乙相遇 8.物理学中用实验研究三个量(或三个量以上)之间的关系时,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如图所列实验设计中利用了这一研究方法的是( ) A. B. C. D. 9.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中的错误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引起的 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10.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些不是产生误差原因(  )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三、填空题 11.(1)人的头发直径约为70 ;(2)108km/h= m/s。 12.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按正确放置刻度尺度数,该物体的长度为 cm。35mm= nm,光年是 (填“距离”或“时间”)的单位。 13.如图所示是老师绘制的甲 乙两个物体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老师叫小明和小红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的快慢,由图象可知小明是利用的方法是 ;小红是利用的方法是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是引入了 这一物理量 14.如图所示,秒表的示数为 s。 四、实验题 15.物理实践活动小组同在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把预先制作好的降落伞(降落伞的其它条件相同)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中相关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伞的形状 伞的面积 伞绳长度 下落时间 1 正方形 2 正方形 3 圆形 4 圆形 (1)该实验运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是 ; (2)对比分析1和2两次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能够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3)对比分析 两次实验,可探究“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伞面面积是否有关”; (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结论是:降落伞在空中滞留时间与 有关,与 无关。 16.为探究空气阻力对纸锥下落快慢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 (1)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大小不等的扇形,如图甲A、B所示,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实验时将两个纸锥按图 (选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由静止同时释放; (2)纸锥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3)纸锥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底部直径和 等因素有关;若选择C、D两个纸锥,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纸锥的锥角大小的关系; (4)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