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19474

11《赵州桥》(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145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赵州桥,第一,课时,教案
  • cover
语文《赵州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基本特点。 (2)识别并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相关生字。 (3)培养学生通过文本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概括赵州桥的主要特点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赵州桥的建筑特色和历史地位。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和工艺水平。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习赵州桥这一民族瑰宝,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3)引导学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色和历史地位。 (2)培养学生通过文本获取信息、概括归纳的能力。 2.难点: (1)深入剖析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和工艺水平,帮助学生理解其独特之处和建筑价值。 (2)激发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将文本知识与实际情感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赵州桥这座古老而神奇的桥梁。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探究赵州桥的历史、结构和文化内涵,感受其独特魅力。 (二)细读文本,深入理解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赵州桥》一文。我们一起来默读文章,注意圈出文中关于赵州桥特点的描写,思考这些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2. 提问:赵州桥有哪些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 老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打开了课本,翻到了《赵州桥》这篇文章。请大家先默读一遍,同时用笔画出文章中关于赵州桥特点的描写。读完后,思考一下这些特点是如何在文章中体现出来的。 (学生们开始默读文章,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好的,看来大家都读得很认真。现在,谁能来回答一下,赵州桥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学生A:赵州桥的特点有坚固和美观。文章中提到它横跨在洨河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这说明它非常坚固。 老师:很好,你提到了坚固这个特点,并且用文章中的实例来证明了这一点。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呢? 学生B:赵州桥还很美观。文章中说桥两侧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这些描写都展现了赵州桥的美观。 老师:说得真棒!你不仅找出了美观这个特点,还具体描述了文章中提到的图案,让赵州桥的美观形象更加生动。那么,这些特点是如何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呢? 学生C: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具体的例子来展现赵州桥的特点。比如,用“横跨”、“雄伟”、“坚固”等词语来形容桥的坚固;用“精美”、“缠绕”、“吐着水花”等词语来描绘桥的美观。这些描写都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赵州桥的真实面貌。 老师:非常到位!你总结得很好。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具体的例子,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到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时应该学习的一种方法,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来展现事物的特点。 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赵州桥的特点,还学会了如何通过分析文章来深入理解文本。希望大家能够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分析结构,把握脉络 1.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思考文章是如何安排结构的?它主要围绕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脉络。 教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已经初步阅读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