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22076

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下《正比例的意义》说课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0次 大小:5238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小学,PPT,29张,课件,数学,正比例的意义
  • cover
(课件网) 正比例的意义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目录 01 说教材分析 02 说学情分析 03 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04 说教法、学法 05 说教学过程 06 说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PART-01添加章节标题 教材内容 “正比例的意义”这一课时主要聚焦于正比例的概念及其特征。教材首先会明确正比例的定义,即当两个量的比值保持恒定时,这两个量就被称为正比例关系。接着,教材会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展示正比例关系的存在,如速度恒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单价恒定时,总价与数量成正比等。此外,教材还会进一步探讨正比例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即y/x=k(k为常数)的形式,并解释其中各个符号的含义。 情景 设计 图文 并茂 简化 设计 循序 渐进 PART-02 学情分析 二、学情分析 知识 基础 生活 经验 能力 储备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对于比例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正比例作为一种特殊的比例关系,其抽象性和逻辑性可能对学生构成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逐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特征。 由于每个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正比例的概念。 PART-03 教 学 目 标、重难点 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能找到生活中成正比例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通过探索正比例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并且特定的事物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通过观察、交流、归纳、推断等教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说教材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3.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感受事物中充满着运动、变化的思想。 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其意义,并能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重点 难点 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让学生感兴趣的、有助于自主探究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丰富、思维积极的状态中进行探究,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PART-04 教 法、学法 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将采用情景导入法、启发式教学、互动式讨论 、研究式探索、反馈式练习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进行学习。 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卡,写有反映情况题的小黑板。 PART-05 教 学 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三)运用模型,解决问题 (四)课堂总结,体验成功 水 涨 船 高 风 吹 草 动 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 找成语 水涨船高 风吹草动 是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的。 即: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1.六(1)班订阅《中国少年报》的份数与总价。 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 4.圆的直径和周长。 3.放羊人的年龄和羊的只数。 2.同样一台收割机,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居委会张阿姨负责小区水费的收缴工作,下面 是她统计的某单元6户人家的用水情况。 住户 张家 赵家 李家 周家 刘家 吴家 用水量(m3) 6 8 14 10 9 7 水费(元) 21 28 49 35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1 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住户 张家 赵家 李家 周家 刘家 吴家 用水量(m3) 6 8 14 10 9 7 水费(元) 21 28 49 35 用水量越大,水费就越多;用水量越小,水费就越少。 21÷6= =3.5(元) 28÷8= =3.5(元) 49÷14= =3.5(元) …… 住户 张家 赵家 李家 周家 刘家 吴家 用水量(m3) 6 8 14 10 9 7 水费(元) 2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