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氧气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作业提升 学习目标 课时讲解 1 课时流程 2 物质燃烧的条件 燃烧、缓慢氧化与自燃 灭火原理 爆炸与防爆安全 课时导入 火灾 利用燃烧加工食物 利用燃烧冶炼钢铁 火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燃烧和灭火。 燃烧给我光明和温暖 感悟新知 知识点 1 1. 利用对比法研究燃烧的每一个条件 (1)通过对比蜡烛、煤块、火柴、沙子、石块和水泥砖是否可燃得出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物质本身是可燃物。 (2)通过对比室温下存放的蜡烛和点燃后的蜡烛及引燃煤块的方法得出燃烧需要满足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且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 物质燃烧的条件 知1-讲 感悟新知 (3)通过对比点燃的蜡烛和用烧杯罩住的点燃的 蜡烛得出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 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燃 烧必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 可用图1 表示: 知1-讲 感悟新知 2. 着火点是可燃物的一种属性,与可燃物的种类、状态以及大气压强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无法改变。 知1-讲 感悟新知 知识拓展 初中化学中的燃烧是一种狭义的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燃烧的条件中强调必须有氧气,其实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如氢气、钠、镁均既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氯气中燃烧,镁还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氯气、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 知1-讲 知1-练 感悟新知 [中考·北京] 用如图2 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为40 ℃、240 ℃。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 例1 考向 对物质燃烧条件的认识 题型1 燃烧所需具备的三个条件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知1-练 感悟新知 (2) 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与O2 接触的现象是_____。 (3)热水的作用是 _____。 水中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白磷燃烧 提供热量,隔绝氧气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常常设计成对比实验,设计时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现象时要找出其中的变量,由此说明燃烧需满足的条件。 知1-练 感悟新知 导引:(1)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白磷的着火点为 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而此时温度为80 ℃,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使白磷燃烧,所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2)水中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需要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3)热水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同时隔绝氧气,使水中白磷与氧气隔绝。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规律总结 燃烧的条件有三个,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能进行。 1. 可燃物。像木炭、纸等是可燃物;石头、玻璃等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一般的可燃物隔绝氧气( 如在沸水中) 条件下不能燃烧。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当可燃物的温度低于着火点时不能燃烧。 知1-练 感悟新知 [模拟·赤峰]“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作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汤料使“纸火锅”的着火点升高了 B. “纸火锅”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C. 汤料隔绝了氧气,使“纸火锅”不能燃烧 D. 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火锅”的着火点 例2 题型2 燃烧条件的应用 D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导引:水蒸发时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火锅”的着火点,因此“纸火锅”不会燃烧,D 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