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4/05/49/492927faa9c2d99cd40a7263922927fd.png)
4.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一、填空题 1.如图是一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行驶情况,由图可知,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所用时间成( )比例,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千米/时。如果需要提前1小时到达乙地,速度应提高( )千米/时。 2.下图中,如果A与B成正比例,则=( );如果A与B成反比例,则=( )。 A B 20 3.王老师带了一些钱去购买体育器材,如果买现价56元的篮球,正好可以买6个。如果买现价24元的足球,能买( )个。该题目中( )是一定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是( )和( ),它们成( )关系。 4.订阅《珠江青少年报》的份数和总钱数成( )比例关系。 5.若所在的高度每升高1000米,相应的气温下降,现在地面气温是,则2000米高空的气温是( )。 6.佳佳发现小学毕业照片上她的身高是3厘米,她旁边同学阳阳的身高是3.2厘米。当时她的身高是1.5米,那么阳阳的实际身高是( )米。 7.若a=b,则a∶b=( )∶( );a与b成( )比例。 8.小丁去买笔和作业本,笔1元/支,作业本0.5元/本。第一次他买笔花的钱与买作业本花的钱相同,第二次他买笔的数量与买作业本的数量相同,若他第一次与第二次花的钱一样多,则他每次至少花( )元。 二、选择题 9.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105m,450天完成;如果要提前30天完成,那么实际每天要修多少米?解:设实际每天要修米,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105×450=×(450-30) B.105×450=×30 C.105×30=450× 10.长方形的周长一定,长与宽(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1.从A地到B地,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2∶3,甲用18分,乙用( )分。 A.9 B.12 C.15 12.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两个量是否成比例关系”的想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笑笑 B.笑笑和淘气 C.笑笑、奇思和妙想 13.已知下表中的x和y成正比例,那么a代表的数是( )。 x 4 0.5 y 18 a A.144 B.9 C.2.25 14.为了知道一棵古树的高度,林林带领同组的五个同学在古树旁边通过对3根木棍进行测量,从而推断古树的高度。他们同时测量的三根木棍的数据如下:林林根据这组数据和此时古树的影长,推断出了这棵古树的高度是7.5cm。他们这样推断的依据是?( ) 木棍1 木棍2 木棍3 棍长/cm 20 15 10 影长/cm 16 12 8 A.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反比例 B.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 C.此时此地物体的高度与影长不成比例 15.成语“立竿见影”是指在阳光下竖起竹竿,立刻就能看到竹竿的影子。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竹竿的影长和竿高( )的关系。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6.下图表示的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图象的是( )。 A. B. C. 三、判断题 17.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面积与边长都成正比例。( ) 18.时间一定,汽车行的路程和汽车的速度成正比例。( ) 19.买铅笔的支数和总价成正比例,5支铅笔花了4元钱,那么买6支铅笔要花6元钱。( ) 20.和是两种量,如果=5,与成正比例。( ) 21.总工作量一定,已经完成的工作量和没有完成的工作量成反比例。( ) 四、解答题 22.修路队给一段公路铺沥青,原计划每天铺10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铺20%,结果25天铺完,原计划要铺多少天?(用比例知识解答) 23.萌萌读一本书,计划每天读28页,15天读完。如果每天读35页,可以提前多少天读完?(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用比例解要写出判断过程。) 24.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82千米,6.9小时到达。回去时空车原路返回,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来时多15%,这辆货车多长时间能够返回甲地?(用比例知识解答) 25.(1)在三角形中,如果高一定,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成什么比例关系。 (2)如图所示,三角形甲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乙的面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