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45137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课件(共23张PPT+1个内嵌视频)-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05-1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94501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逻辑,第二,-2023-2024,必修,选择性,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2.1 “逻辑”的多种含义 小明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几位同学纷纷点赞。 学逻辑也要合乎学习的逻辑,先易后难,不能揠苗助长。 逻辑太重要了,逻辑混乱的文章别人看不懂,不讲逻辑的人别人懒得理。 毛主席曾号召大家都要学一点逻辑呢。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逻辑学这门学问 指规律,即学习的规律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指思维方法 指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考: 1.上述议论中的“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2.“逻辑”的不同用法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 主要含义 研究对象 举例 规律 所有科学 的研究对象 “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 “这是生活的逻辑” 逻辑规律与规则 逻辑学的 研究对象 “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 “说的不合逻辑” “根据材料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认识问题的 某种思维方法 “霸权主义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逻辑” 逻辑学 作为一门学科的逻辑学 “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 “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大学生应该上逻辑课”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逻辑很难学” 2.1逻辑的多种含义 1.小明在读一本有关逻辑的书。 下述材料分别体现了“逻辑”的哪一种用法? 2.这些国民党人的逻辑,和中国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相同,无怪乎很多问题都讲不通了。 逻辑学 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 3.历史的逻辑决定人类社会一直向前发展。 规律 4.他说起话来颠三倒四,毫无逻辑。 逻辑规律与规则 2.逻辑学的研究目的 规律 逻辑学 逻辑规律与规则 思维方法 逻辑学研究 的对象 逻辑学研究 的目的 狭义逻辑学: 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形式逻辑 广义逻辑学: 狭义的逻辑学+研究辩证思维中的规律、规则与方法的辩证逻辑等 特别关注推理问题 基础 三、狭义逻辑学(形式逻辑) (1)形式逻辑特别关注 (2)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 (3)日常运用 (4)学习意义 推理问题 ①推理:前提和结论构成的,由前提推导结论,前提作为结论的理由。 ②决定因素:不取决于思想的具体内容,而取决于思想的形式结构。 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出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 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运用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甲:“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息。” 乙:“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 甲乙的对话中有没有逻辑问题?谈谈你的理由。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 2.同一律基本内容: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 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和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不能游移不定,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常用公式:“A是A”。 内容: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3.同一律的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违反同一律的两种情况:“偷换概念”、“偷换论题”。 1.A:我想静静 B:别找我,找静静 2.人存在几百万年了,而你没存在几百万年,所以你不是人 3.A:你那么有钱,居然在路边吃麻辣烫; B:不在路边吃,难道在路中间吃 4.老师提问学生:“你是怎样认识孙中山的?” 这位学生回答道:“老师,我不认识孙中山。” 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 偷换论题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4.条件性 ①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②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