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走进敦煌风成地貌的世界 学习目标 1.掌握敦煌的地貌类型及形成条件。 2.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能识别出风成地貌类型。 3.掌握风成地貌的类型、特点、形成过程及分布。 4.理解风成地貌对人类的影响。 敦 煌 一提起敦煌,大家会想到什么? 你们知道鸣沙山属于什么地貌类型吗?你们知道敦煌附近的魔鬼城是怎么形成的吗? 莫高窟 鸣沙山 敦煌 敦煌 一、敦煌概况 1、地理位置 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 2、地形 东有三危山,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敦煌地形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3、气候: 温带荒漠气候 气候干燥,全年降水量4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超过2400毫米; 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 敦煌因莫高窟和壁画闻名于世界, 其实敦煌的风成地貌也很典型。 莫高窟 鸣沙山 壁 画 二、风成地貌 1、概念:在风对地面物质进行吹蚀、搬运和堆积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即风力作用所形成的的地貌),称为风成地貌。 风力作用 定义:指风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 作用形式: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和风力堆积 【知识拓展】 风力侵蚀: 是在气流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简称风蚀。 一般风力越大,风力侵蚀越强。 【知识拓展】 风力搬运: 风把从地表吹扬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搬运到他处的过程,称为风的搬运作用。 【知识拓展】 风的搬运能力极强,一般与风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碎屑物的粒度大小成反比。由于风力的强弱、被搬运物质的大小和密度不同,风的搬运方式也不同,以悬移、跃移和蠕移三种方式进行。 风力堆积: 风的堆积发生在大气介质中,是纯机械的堆积作用。风在搬运过程中,因风速减小或遇到各种障碍物,风运物便堆积下来形成风积物。风速减小,堆积作用增强。 【知识拓展】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2、类型: 风成地貌又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思考: 风成地貌是怎样形成的? 3、形成过程 风力作用 风力侵蚀 风力搬运 风力沉积 风源附近 风蚀地貌 途 中 沙尘漫天 风力减弱 风积地貌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合作探究1: 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和查阅相关资料,说明敦煌为什么风成地貌典型。 风蚀地貌 风积地貌 ①敦煌气候干旱,全年降水量40毫米左右,年蒸发量超过2400毫米; ②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和年较差大,所以地表物理风化强烈,形成大量的风化碎屑物; ③植被稀少,刮风日数多且风力较大。 影响风成地貌形成的条件 (1)地面特征 地面的物质组成、地面起伏、植物疏密和水分条件 【知识拓展】 ①地面的物质组成: 组成地面的物质有不同粒径的粗细砂砾和不同硬度的岩石。风力对这些不同粒径砂砾和硬度差异的岩石作用后,形成的形态也不同。 ②地面起伏: 地面高低起伏对近地面风沙流的运行有很大影响,使沙丘形态产生差异。 【知识拓展】 ③植物疏密: 植被可以固定沙丘,对沙丘的发展和变形产生很大影响;增大地面的粗糙度,使风的吹蚀搬运能力减弱;降低沙地表面水分的蒸发量,使沙粒水分增多,增强抵抗风的吹蚀能力。 【知识拓展】 ④水分条件: 水分条件影响沙粒本身特征,如果沙中水分较多,黏滞性和团聚作用加强,沙粒的起动风速就要增高;影响植物生长茂盛,风受植物阻挡,也减弱了吹蚀作用。 【知识拓展】 (2)气流特征: 气流特征是指气流的含沙量和气流运动的方向。 气流中的含沙量取决于风速大小和沙源的供给情况。当风速超过起沙风速后,风速增大,风沙流中的含沙量急剧增加。 风向对沙丘的运动方向和形态都有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