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阶段评估检测(七)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1~2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图示区域被我国一条著名山脉穿过,据图判断该山脉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D 2.图示区域自然植被具有过渡性,表现为( ) A.自西向东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B.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C.自南向北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D.自南向北由常绿阔叶林过渡为落叶阔叶林 第1题,依据经纬度可判断为东北地区,图中河流的分水岭处就是该山脉的位置,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第2题,图示地区东部为东北平原,西部为内蒙古高原,则自然植被自东向西由森林过渡为草原。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2 B 光伏农业是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1 3.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表形态 B.风速大小 C.天气状况 D.土壤性质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1 C 4.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 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第3题,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太阳能产生电能,大棚农作物的生长也要依托太阳能,二者都与太阳能密切相关,故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天气状况。第4题,光伏农业大棚内使用太阳能LED灯,可以在夜间对农作物实施照明,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促使大棚内农作物提前上市。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1 B 填洼是降雨或融水产生的充填、滞蓄于地面坑洼的现象,是径流形成过程中重要的损失项。充填坑洼的水量称填洼量,最终耗于下渗、蒸发和地下水的补给。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不同耕作措施地表最大填洼量随坡度变化图。据此完成5~6题。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1 5.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最大的是( ) A.等高条播 B.人工锄耕 C.等高犁耕 D.平整坡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1 A 6.在同一坡度下,造成该地地表填洼量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 A.降水强度 B.风速大小 C.土壤结构 D.地表糙度 第5题,读图可知,在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地表填洼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等高条播、人工锄耕、等高犁耕、平整坡。第6题,图示同一坡度下,不同耕作措施的地表填洼量不同,根源在于不同耕作措施带来的影响。不同耕作措施下地表的平整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降水强度、风速大小、土壤结构受耕作措施影响较小,故地表糙度是造成地表填洼量变化的重要原因。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1 D (2021·高考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 m/s之间。图1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2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 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的关系。据此完成7~8题。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 3 4 5 6 7 1 7.由图1可知,当流量从14 278 m3/s降至6888 m3/s时,该河段( )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 B.侵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