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50109

2.5《声现象》复习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25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八年级,物理,人教,学年,2023-2024,答案
  • cover
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 主备人: 授课人: 课型:复习 总课时数: 年 月 日 【学习目标】1、通过复习掌握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 2、 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 3、 会利用声速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 【重点难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 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智慧先学】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可以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一定会发声,但不一定能听见。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声的传播介质。 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声的传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3、声速:在15℃的空气中是340 m/s。 介质的影响:固体>液体>气体 在空气中传播,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4、听到声音的条件:声源、声源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存在、听觉正常。 5、人类听声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骨传导。 6、音调:声音的高低。 影响因素:物体振动得快,音调就高;反之,音调就低。 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物体在1秒内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Hz。 超声波:>20000Hz 次声波:<20Hz 7、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 影响因素: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反之,响度越小。声源的距离越大,响度越小;反之,响度越大。 振幅:振动的幅度。 增大响度的方法:减少声音的分散。 音色: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 决定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 9、噪声: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分贝是声音强弱的单位,符号dB。 控制噪音的方法:防止噪音产生、阻断噪音的传播、防止噪音进入人耳。 ( 问案: ) ( 问案: ) 【智慧碰撞】 专题综合讲解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1、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放在真空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例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情况是( )   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中传来的 B、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 C、响了两下,先听到空气中传来的声音。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中传来的声音。 2、回声测距     例3、利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4后收到回波.此海底有多深    3、声音的特征    例4、关于声音的传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调会降低 B、响度会减小 C、音色会改变 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会改变   例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震耳欲聋”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声音在真空中不受阻力传播最快   4.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例6.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沈阳市规定二环路以内机动车禁止鸣笛,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在学校或住宅区种植花草树木; B、在高噪声厂房工作的人员要戴上耳罩;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D、在录音棚内安装隔音设备。  【智慧拓展】对本章知识,你还想了解哪些? ( 思维导图 )【智慧盘点】 【智慧达标】 1、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产生 而发声的二胡是靠 振动发声,军号是靠 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 的振动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