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52336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三《项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74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职,语文,高教,基础,模块,上册
  • cover
解读人物形象 ———《项链》人物形象分析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小说《项链》的情节,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人物描写的手法去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活动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 二、人物形象解读 1.解读人物的方法技巧 正面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侧面描写: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人物,即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来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所以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 接下来我们就来试一试,用这些方法分析主人公马蒂尔德吧。 2.诵读课文1-6段,思考:马蒂尔德为什么“苦恼”“伤心”“痛苦”? 明确: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 “她也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她没有陪嫁的资产。”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素朴素”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 “而且她没有像样的服装,没有珠宝首饰,什么都没有。可是她偏偏只欢喜这一套,觉得自己是为了这一套而生的。她早就指望自己能够取悦于人,能够被人羡慕,能够有诱惑力而且被人追求。” 从这些语段中,可以看到马蒂尔德美丽动人,但出身低微,无钱无地位,与友交往,自惭形秽。 3.因为她的苦恼,所以她就经常狂乱的梦想,课文第三段写到了马蒂尔德的七种梦想,你能读出她的内心世界吗? 明确:她“梦想”幽静的厅堂及装饰:“梦想”宽敞的客厅及陈设;“梦想”和最亲密的男朋友在华美的香气扑鼻的小客室闲谈;“梦想”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梦想”华贵的壁衣;“梦想”盛在名贵的盘碟里的佳肴;“梦想”一边吃着粉红色的鲈鱼或松鸡翅膀,一边带着迷人的笑听客人密谈。 一言以蔽之,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 同学们,马蒂尔德的这种“梦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呢? 明确:玛蒂尔德自恃美丽动人,面容出众,理应过上上流社会那种奢华的生活,可以成为男人们追求的目标,女人们羡慕的对象。因为她的朋友就是过上有钱人的日子。 然而现实中低等的社会地位和并不富裕的家境生活束缚了她,因此,她只能在梦想中获得一时满足。这就揭示了她“爱慕虚荣”的心理。这一部分的描写是后面情节发展的铺垫,正因为她爱慕虚荣,才有了她付出十年艰辛的结局,才有了小说的发展。 4.玛蒂尔德接到晚会的请柬后,有怎样的表现?她的情绪有着怎样的变化?怎样认识她的喜与忧? 拆看信封,高高兴兴;看到请帖,懊恼、恼怒、流泪,因为她觉得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这种情绪的变化在玛蒂尔德身上表现出来,很正常。因为请柬给她带来在上流社会风光一番的机会,高兴,但穿戴的寒酸又令她苦恼不己。最后丈夫把预备买猎枪的四百法郎拿出来给马蒂尔德添置衣裙,她应该就高兴了。 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马蒂尔德爱面子的一面,与前文有呼应。 这就是马蒂尔德的一张晴雨表:晴 多云转阴 时有小雨 小雨渐停 转阴 到多云。 5.在舞会上,马蒂尔德可以说出尽了风头,我们来看这段的描写: “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在这里,作者一连用了四个陶醉,运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玛蒂尔德梦想得到实现,或者说虚荣心也得到满足时的那种狂热兴奋,她欣喜若狂,忘乎所以,简直有些飘飘然了。这与后面她丢项链埋下伏笔。 舞会结束后,丈夫把从家里带来预备给她临走时候加穿的衣服披在她的肩膀上,这是一件朴素的家常衣服,这和舞会上衣服的豪华气派很不相称。她匆忙逃走,可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