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A C D A BC BC ABD 11.(1)A (2)a (3)9.86 12.(1)红黑表笔短接,转动欧姆调零旋钮,使得指针指向欧姆零刻度 0.900 kR d 2 (2) (3) 4(U0 kL) 13.(10 分) (1)原子核在发生 衰变时,衰变前后质量数及电荷数守恒,则衰变的核反应方程为 238 U →234 492 90 Th+2He 4 分 (2)可画出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得得 OP = Rsin30 +R = 3m 1 分 解得 R = 2m 1 分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v 2 q v B = m 1 1 分 1 R 答案第 1 页,共 4 页 联立解得 v = 5 1071 m/s 2 分 速度方向与 y 轴正向夹角 30°指向左上方向 1 分 14.(12 分) (1)气体从状态 C变化到状态 B为等压变化,由气体实验定律得 V VB = C 2 分 TB TC 代入数值可得 V =10m3B 2 分 (2)3 分(缺少坐标扣 1 分) (3)由图像可知,气体从状态 B 变化到状态A ,为等容变化,则 W1 = 0 1 分 气体从状态C 到状态 B ,外界对气体做功为 W = pΔV =1 105 20J = 2 1062 J 1 分 气体从状态C 到状态A ,温度不变,可知 U = 0 1 分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Q = ΔU (W1 +W2 ) = 2 10 6 J 1 分 答案第 2 页,共 4 页 负号表示放热 1 分 15.18 分=(1)3 分+(2)7 分+(3)8 分 (1)从开始到 P点物体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 v2y = 2gH 1 分 从 P点沿切线进入圆轨道,则有 vy v = 1 P 分 sin 60 联立解得滑块 A 到达 P点的速度大小为 vP = 4 5m / s 1 分 (2)从 P点到圆弧最低点,由动能定理得 1 1 mgR(1 cos60 ) = mv2 mv21 P 1 分 2 2 假设物块 A 在木板 B 上与 B 共速后,木板才到达右侧平台,以 AB 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1 = (M +m)v2 1 分 由能量关系 1 1 mgx = mv2相 1 (M +m)v 2 2 2 2 联立解得 x相 = 5m 5.15m 1 分 B 板从开始滑动到 AB 共速的过程中,对 B 由动能定理得 1 mgx = Mv2B 2 2 解得 xB =1.25m 2.5m 1 分 答案第 3 页,共 4 页 假设成立;B 撞平台后,A 在 B 上继续向右运动,对 A 由动能定理得 1 1 mg(L s相) = mv 2 3 mv 2 2 1 分 2 2 解得 v3 = 2m / s 2 分 (3)第 1 种情况: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若 C 的速度方向向右,对 AD 和 C 系统,由动量守恒 定律可得 mv3 = 2mv4 +Mv5 1 分 三者速度相同时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3 = (2m +M )v6 1 分 由能量关系 1 1 1 Epmax = 2mv 2 2 2 4 + Mv5 (2m+M )v6 1 分 2 2 2 联立解得 3 Epmax = 0.0375J = J 1 分 80 第 2 种情况: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若 C 的速度方向向左,对 AD 和 C 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v3 = 2mv7 Mv5 1 分 三者速度相同时弹性势能最大,由动量守恒定律 mv3 = (2m +M )v8 1 分 由能量关系可知 1 1 1 E pmax = 2mv 2 2 7 + Mv5 (2m+M )v 2 8 1 分 2 2 2 联立解得 243 E pmax = 3.0375J = J 1 分 80 答案第 4 页,共 4 页 2023-2024 学年下学期 东北师大附中 (物理)科试卷 高三年级第六次模拟考试 考试时长:75min
组卷网,总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并粘 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请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 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皱、弄破,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4 分;第 8~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