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61179

第一章 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单元测试(含解析)

日期:2025-05-2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8次 大小:15933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一章,遗传,信息,主要,编码,DNA
  • cover
第一章 遗传信息主要编码在DNA分子上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的生命活动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表观遗传现象仅存在于生物体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 B.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具有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 C.表观遗传是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后引起的基因表达和表型改变的现象 D.DNA甲基化导致DNA聚合酶不能结合到DNA双链上,抑制基因表达 2.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A-T-G-C…,其另外一条链(互补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是(  ) A.…A-T-G-C… B.…T-A-C-G… C.…A-U-C-G… D.…A-U-G-C… 3.图1是用DNA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NA分子片段上被标记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GCGTATTG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1推测,此DNA片段上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5个 B.根据图1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分析图2显示的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序列为CCAGTGCGCC(从上往下排序) C.图1所测定的DNA片段与图2所显示的DNA片段中(A+G)/(T+C)都为1 D.若用35S标记某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5S的细菌中繁殖5代,则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50% 4.如图为某DNA部分结构示意图,已知该DNA分子含有m个碱基对,其中碱基C所占碱基总数的比例为n。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的每个碱基都可与两个磷酸基团形成磷酸二酯键 B.该DNA分子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有4m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C.该DNA分子中含氢键数m+2n个,碱基A+G占碱基总数的1/2 D.若该DNA分子进行连续两次复制,需消耗游离的脱氧核苷酸6m个 5.2013年1月,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宣布在人体快速分裂的活细胞如癌细胞中发现了DNA的四螺旋结构,形成该结构的DNA单链中富含G,每4个G之间通过氢键等作用力形成一个正方形的“G。4平面”,继而形成立体的“G~四联体螺旋结构”(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结构是沃森和克里克首次发现的 ②该结构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形成 ③该DNA每个磷酸连接两个脱氧核糖 ④该结构中A+G/T+C的值与DNA双螺旋中的比值相等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6.下列有关摩尔根果蝇眼色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F2发生了性状分离 C.果蝇杂交实验中,眼色遗传与性别有关 D.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常染色体只出现在体细胞中 7.下图是DNA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染色体DNA与叶绿体DNA的空间结构是相同的 B.①中的两种碱基对具有相同的形状和直径 C.②的名称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D.以图示结构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体内嘌呤数量等于嘧啶数量 8.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5S(甲组)和32P(乙组)分别标记噬菌体,进行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甲组中保温时间越长,上清液放射性越强 C.乙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后若搅拌不充分,则沉淀物中的放射性下降 D.单独使用烟草花叶病毒TMVA的RNA感染烟草,可从烟草细胞中分离出TMVA 9.在对照实验中,控制自变量可以采用“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下列实验中,采用“加法原理”的是( ) A.“探究性激素对高等动物第二性征的影响”的实验中,对实验组公鸡切除睾丸 B.“探究甲状腺激素对高等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中,给实验组饲喂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 C.“探究某种新病毒遗传物质种类”的实验中,实验组分别用DNA酶和RNA酶处理 D.“探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的实验中,向实验组中加入适量的呼吸酶抑制剂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