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005925

1.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人教版(2019)生物选择性必修3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日期:2025-05-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7次 大小:4926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练习题,同步,必修,选择性,生物,2019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生物选择性必修3 第1节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 1.下列关于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几千年前,人类就开始利用发酵技术,并且熟知发酵的本质 B.发酵是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将原料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C.传统发酵技术一般直接利用培养获得的单一菌种进行发酵、制作食品 D.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的食品包括腐乳、酱油、醋、泡菜、果汁等 2.(2024北京密云月考)下列发酵食品与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匹配的是(  ) A.面包和馒头:酵母菌 B.酸奶和泡菜:乳酸菌 C.腐乳和酱油:青霉 D.米醋和果醋:醋酸菌 3.下列操作可能会使发酵液受到污染的是(  ) A.榨汁机清洗干净,消毒后晾干备用 B.发酵瓶先清洗干净,再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晾干备用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多次冲洗 D.每次排气时,只拧松瓶盖,不将瓶盖完全打开 4.(2024重庆璧山月考)豆豉是我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也有相关记载。豆豉的制作流程如图所示。装坛后放在室外日晒,每天搅拌两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选料→浸泡蒸煮前期发酵调味装坛(后期发酵) A.发酵过程中多种酶将原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小分子 B.发酵的目的主要是让酵母菌产生酶,搅拌能增加发酵液中的溶氧量 C.代谢物积累和酿造环境的变化导致后期窖池中的微生物数量下降 D.添加的盐、白酒和风味料具有抑制杂菌生长和调节口味的作用 5.(2024山西晋中月考)某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制作杨梅果酒和果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要对杨梅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以防止杂菌污染 B.在杨梅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发酵液的pH都会下降 C.杨梅果酒发酵过程要保持无氧环境,不能拧松瓶盖 D.制作杨梅果醋之前都要先利用酵母菌进行杨梅果酒发酵 6.(2024江西宜春月考)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柠檬酸、谷氨酸和酱油都是利用黑曲霉发酵生产的 B.果酒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先上升后下降,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pH一直下降 C.泡菜制作过程中,需向泡菜坛的坛沿水槽中注满水,且需在发酵过程中及时补水 D.制作泡菜时,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和加速醋酸菌发酵,可加入灭菌后的陈泡菜水 7.(2024江苏常州高二联考)在传统酿酒过程中,若发酵过头往往会形成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酿制米酒时,将糯米蒸熟后立即拌入酒曲,有利于防止杂菌污染 B.若发酵后期气温适当升高,发酵液表面菌膜形成速度可能加快 C.“酿酒不成反成醋”可能是发酵容器密封不严,醋酸菌进行无氧呼吸的结果 D.酒精发酵初期,通气的目的是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8.传统发酵食品的制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下列关于制作传统泡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和CO2 B.制作泡菜时加入“陈泡菜水”可以缩短发酵时间 C.为保证泡菜坛内的无氧环境,腌制时应尽量将泡菜坛装满 D.为防止杂菌污染,腌制时要多放盐并将盐水与食材一同煮沸 9.如图1、2、3分别表示泡菜制作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A.据图1可知,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数量增长曲线为“S”形 B.图2中发酵初期乳酸产生量较少,可能与氧含量较高有关 C.据图3可知,发酵中期是食用泡菜的最佳时间 D.泡菜发酵过程中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目的是了解乳酸菌的生长状况 10.(2024河南三甲名校联考)泡菜是深受四川人民喜爱的一道开胃菜,如图是利用萝卜制作泡菜的一般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原因是         。如果在腌制过程中,加入一些陈年泡菜水效果会更好,原因是   。 (2)腌制过程加入的盐水量不能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