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74489

5 这些东西哪里来《物品身世“探秘”》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25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7次 大小:25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这些,东西,里来,物品身世“探秘”,教学设计
  • cover
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第1分题)(总第11课) 《物品身世“探秘”》课题教学设计 1.课题分析 本课题系教育部统编教材义务教育(五四学制)人民教育-出卷网-《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美好生活从哪里来》之第二分题《这些东西从哪里来》之第1教学课题。位于教材34页至35页。本单元主题为“美好生活从哪里来”。它包括“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生活离不开他们”三个分题。 第二分题“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包括“物品身世‘探秘’”、“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三个教学课题。 第一个话题“物品身世‘探秘’”,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从中懂得应当尊重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 2.学情分析 工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都会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工业产品,对于工业产品带来的舒适和便利,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体验与感受。但工业生产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对生活中的工业产品从何而来,了解甚少,对其生产过程缺乏感性认识。因此,通过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工业生产与自己生活的密切关系,帮助他们了解工业城市产品的生产过程,从中体会工业劳动者的艰辛,懂得尊重工业劳动者。 通过课前对任教班级全体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这个班级多数学生对工业生产过程很感兴趣,个别孩子有亲身体验。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同学,对于工业生产方面不了解,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时可能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前给予孩子们方法上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鼓励孩子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分享交流展示很好地结合起来。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体会工人劳动的艰辛。 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合作探究的方式体会工业生产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搜集整理、合作探究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自己生活中使用的很多物品都是工业产品,了解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探究工业生产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4.图文说明 教材34———35页活动园和阅读角都呈现了图文。 活动园:家庭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 第一个活动园的两幅图展示了家庭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让学生明白生活用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主持人将话题转向工业产品,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阅读角:生产玩具小熊的过程图 阅读角呈现了生产玩具小熊的整个过程设计样式,准备原材料、缝制、装饰、检验包装、运输。主持人的话,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探究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生产的了解和认识。 5.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通过探索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来历,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尊重工业劳动者。 教学难点: 了解工业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工业劳动者的艰辛,尊重工业劳动者。 6.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第一,图片多媒体课件。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生产小熊的整个过程图,工人工作的图片。 第二,文字多媒体课件。包括谜语、图片中的文字提示、课堂情景转换的文字、音频、表格等。 第三,视频多媒体课件。包括工厂生产薯片的视频,工人师傅讲流水线作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第四,自主探究表,记录表。 (2)学生准备 1.了解身边有哪些生活用品。 2.准备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用品。 3.思考怎样介绍这件物品。 7.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 第一环节:猜谜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本环节有一个节点:猜谜语。 活动一:猜谜语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则谜语,你们猜猜看。课件出示谜语 小小一间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