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 (第1、2分题)(总第 14 课) 《离不开他们的劳动》课题教学设计 1.课题分析 本课题系教育部统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五 四学制)人民教育-出卷网-《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美好生活哪里来》之第三分题《生活离不开他们》之第1教学课题和第2教学课题。位于教材第40页至第43页。本单元主题为“美好生活哪里来”。它包括“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些东西哪里来”、“生活离不开他们”三个分题。 第三分题“生活离不开他们”包括“离不开他们的劳动”“他们都是劳动者”和“感谢他们的劳动”三个教学课题。 第一课时教学包括第一个教学课题“离不开他们的劳动”和第二个教学课题“他们都是劳动者”。第二课时教学进行第三个教学课题“感谢他们的劳动”。 第一个话题“离不开他们的劳动”,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各行各业劳动的重要性,懂得社会的有序运行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正是有这些劳动者的辛勤付出,人们才有了便利美好的生活。 第二个话题“他们都是劳动者”,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劳动者都是平等的,每个爱岗敬业的劳动者都在为社会贡献力量。 2.学情分析 大多数四年级的学生还处在依靠父母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等生活需要的阶段。对生活体验不深,难以做到主动观察社会生活。他们对生活中各行各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尽管他们每天都得到了不同行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但没有真正意识到正在由于无数人提供的服务,生活才会如此便利,社会才能有序运转,也很难懂得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要通过本课第一个板块话题“离不开他们的劳动”,让学生知道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提供的服务,感受这些不同职业的劳动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社会上每一种职业都有着各自的作用,各种职业间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共同保证了社会的良好运转。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同职业的劳动者只要坚守岗位、认真负责,都是在为社会做贡献。有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失劳动教育,加之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等,对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甚至轻视体力劳动者,这非常不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因此要通过本课第二个板块话题“他们都是劳动者”,让学生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人们从事不同职业的工作,各行各业劳动者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懂得劳动者之间是平等的,引导学生体会劳动者的艰辛。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不同行业的劳动者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能力与方法目标: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和网络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学习习惯,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够与人和谐交流与合作。 4.图文说明 教材40-43页按照由关注平凡的劳动者到聚焦学生一天的生活以及身边的人认识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从事不同职业的劳动者是平等的顺序呈现图文。 第40页:平凡的劳动者 本页教材的四幅图片及文字,分别为:农民劳作图、纺织工人劳动图、建筑工程师和建筑工人辛勤劳动图、驾驶员、列车员和铁路养护工人的劳动图。引导学生关注平凡的劳动者。了解他们劳动的具体内容,认识他们的劳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第41页:学生一天的生活。 本页教材聚焦学生一天的生活,引导学生更加具体的切身感受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