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75275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2课时) (课件 19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69605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4节,植物,物质,运输,2课时,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2课时) 【核心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学习内容与要求】 6.1 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①描述无机盐和水对生命活动的作用,说出植物体对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导管与筛管的功能;知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2.科学思维:理解水和无机盐、有机物的,并将课内知识运用到课外。 3.探究实践:学习观察、建立假设、设计方案等基本实验技能。 4.态度责任: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是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木质部中的导管是运输水分、无机盐的管道。韧皮部中的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管道。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的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 水和无机盐在茎里的运输方式是怎样的? 联系已有知识。设问引出课题。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情景展示] 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 [问题探究]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是怎样的? [思考交流] 猜想,选择器材,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表达与交流 [归纳提升] 根毛―→茎中的导管各枝端。 本实验采用大叶植物的枝条进行实验,很容易成功,学生有获得感。 有机物的运输 [情景展示] 活动:树及环割实验。 [问题探究] 实验现象是什么?你能试着解释这种现象吗?你得出结论是什么?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实验现象:环割枝条的切口上方的树皮将膨大而形成瘤状物。 解释:是因为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运输,当树皮环割后,有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伤口上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于是形成了瘤状物。 结论:有机物在韧皮部的筛管中自上而下运输。 [继续探究] 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茎的断面上会渗出白色的汁液。这汁液从哪里来的? [思考交流] [归纳提升] 这些汁液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它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向下输送。 本实验可在一周前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要求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课堂重点分析。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2课时) 考试这样考 题型一 茎输送水和无机盐 角度1:茎输送水和无机盐的实验 1.下列对“观察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应该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B.实验1小时后,茎的木质部被染红 C.叶片上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表皮细胞 D.实验证明木质部有起运输作用的结构 角度2:实验细节的考查 2.为验证植物茎的输导作用,应选用带叶的枝条,这是因为( ) A.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水分、无机盐 B.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C.叶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茎吸收和运输水分、无机盐的动力 D.茎细胞生活所需的有机物是叶片供给 角度3:解释现象 3.小明为了探究叶片中的输导组织功能,把芹菜叶片浸在红墨水溶液中30分钟后,用眼睛 仔细观察,发现呈红色部分的是 ( ) A.只有叶的边缘 B.整片叶片 C.叶脉 D.只有叶尖 题型二 茎输送有机物 角度1: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 4.探究茎输送有机物的实验中,出现下列几种操作,其中不会影响实验效果的是( ) A.将两条环割的柳枝,一条放于水中,另一条放人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B.将环割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放于蒸馏水中培养 C.将环割的柳枝茎的基部和未环割的柳枝,分别浸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D.把离根端3厘米处环割的柳枝和未环割的柳枝的根都放入土壤浸出液中培养 5.在一株盆栽植物上先取一枝条,环剥1cm左右宽的树皮,露出木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