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十 两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2024年中考第二轮复习专题 线索梳理 1 拓展设问 2 目录 习题提升训练 3 线索梳理 1 两次世界大战 线索1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 —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续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性质 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正义的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等 (1)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4)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续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影响 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续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战后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续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3)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4)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谋求共同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线索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谋求世界霸权,双方势均力敌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欧盟、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确立 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起来 华约的成立 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主导国 (经济体) 英、法、美 美、苏 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影响 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但双方势均力敌,防止了新的大战的爆发 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启示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我国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 续表 拓展设问 2 数据追踪 拓展设问 1. 谈谈你对世界格局演变的认识。 唯物史观 (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竞争和妥协的产物,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国际政治格局会发生变化。 (2)对世界格局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 (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