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85736

11项链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34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1项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cover
《项链》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挂坠”、“精致”等词语的意思。 3. 理解“真的,一个美好的故事正要开始。”这句话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美好的故事”所包含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项链》课文的PPT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项链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知道的项链。讨论项链的材质、颜色、大小、装饰物等,并让学生尝试描述。 引出本课主题《项链》,并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项链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标自然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停顿等错误。 4. 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 交流: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的关系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 分组研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变化。 2. 各组选代表汇报研读成果。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老师神态变化的词语,进而理解“失而复得”的体会。 3. 尝试解答母亲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她当时是什么心情? 4. 从父亲的表情中体会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5. 分角色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简单总结课文内容,表扬表现好的同学,鼓励还需努力的同学。作业:让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身边有哪些人在面对挫折时所表现出的良好品质。也可以写一写自己与父母间感人至深的故事。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增强学生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项链在文中的作用,并体会人物情感。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刻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项链在文中的作用,并体会人物情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课件,并准备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道具。 课堂 需要准备黑板、白板笔、卡片等教学用具,确保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在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结合一些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图片来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意思。同时,通过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教学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认真准备,确保教学资源的充足和教学用具的齐全,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 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谁还记得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说。 2. 引入课题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故事,继续学习。请同学们把书翻到xx页,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读词读句,感知理解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 指名读 师:故事的主人公玛丽亚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在故事中,有一个词可以体现她这个特点,找一找。 生:“漂亮”一词可以体现她心灵手巧。 2. 引导观察第2句,读好“悄悄地”一词 师:她漂亮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 观察第3句,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师:谁能说说这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生:点明项链的来由,照应前文。 4. 指导朗读 师:老师觉得你们读得非常投入,如果能把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就更好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