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87704

物态变化及水的组成培优(含答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2204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物态,变化,组成,培优,答案
  • cover
物态变化及水的组成培优 同学们用“电解水”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探究水的组成,他们依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B.实验①中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 C.实验②的目的是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水蒸气 D.实验①分解的水在理论上与实验③生成水的质量相等 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 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 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 A 可能装置漏气 B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C 氧气可能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反应不完全 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时,水瞬间凝固成冰,他们称之为“暖冰”,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技术使得常温下水结冰成为可能 B “暖冰”、冰和干冰都是又水分子构成的 C 水凝固形成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 电场的作用,改变了水分子间的间隙,因此由液态变成了固态 4.如图所示,二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甲内装的是冰水.乙装的是干冰(温度可以低到-78.5℃),现在把它们放在20℃的同一房间中,一段时间后,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内壁M结了一层霜,外壁Q结了一层霜 B.内壁M结了一层水,外壁Q结了一层霜 C.内壁M有水珠,内壁P有一层霜 D.外壁N有水珠,外壁Q有一层霜 5. 如图所示,玻璃瓶和试管内都装有水,试管通过玻璃瓶密封盖上的孔插入玻璃瓶的水中,且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玻璃瓶加热,则经过一段时间后(  ) A. 玻璃瓶内的水先沸腾 B. 试管内的水先沸腾 C. 玻璃瓶、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 D. 玻璃瓶内的水沸腾,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 6. 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可能是80℃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7.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8.制取合金的常用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试根据下表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下列合金中,不宜采取上述方法制取的是( ) A.Fe-Cu合金 B.Mg-Fe合金 C.Na-Al合金 D.Fe-Al合金 9.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恰好处于48℃的海波( ) A 一定在熔化 B 一定在凝固 C 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 可能正在熔化,也可能正在凝固 把-10℃的冰放在0℃的水中后,一起放入0℃的密闭房间内,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一些冰熔化 B 冰、水稳定共存 C 一些水结冰 D 以上说法都有不对 11.在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很快的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是113.7℃,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 A. 浸入开水中 B. 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 至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12.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 ) A. 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 B. 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 C. 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 D. 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 13.如图,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  ) A.烧杯A内的水会沸腾 B.烧杯A内的水不会沸腾 C.烧杯A内的水温达不到沸点 D.烧杯A内的水不会减少 14.冬日零下几十度的贝加尔湖面,在冻结的湖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