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488024

24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174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 cover
九下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运用咬文嚼字和展开想象的方法,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3.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诗歌大意,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运用咬文嚼字和展开想象的方法,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生课前齐读《木兰诗》 导入: 同学们,木兰是幸运的,但是“古来征战几人回”,不是所有征战归来的老兵都能像木兰一样享受家庭之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乐府诗。 1、板书:《十五从军征》 2、出示PPT《乐府诗》简介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多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汇编的《乐府诗集》中。最大的特点是:叙事性强,语言朴素自然。《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南北双璧” 二、明诗意 1.师:请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能读)出诗歌的节奏就更好了。 2.师:谁愿意来读一读。抽生读。 3.学生互评。 4.男女生合作读一读,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我发现还有一些同学字音没有读准。 出示PPT 我们一起把诗句中的生字读一读。 5.结合注释,自己说说各诗句的意思。 6. 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解。 三、悟诗情 师过渡:这是一首叙事诗,明白如话,几千年前的老翁,他所经历的事情我们也许无法想象,但是陈仲义教授说过--出示PPT 诗歌每一个毛孔,每一条皱纹,都是入口,小小的诗眼、题旨、空白、语象,甚至标点符号、跨行、韵脚,都能提供进入诗歌的暗道。 --陈仲义 师过渡: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老翁,了解他的故事,通过诗的语象来分析这位老翁内心的精神世界。 四、咬文嚼字 入诗境 1.出示: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师:古诗语言简练,一个词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含义。你认为诗句中的哪个字值得你玩味呢? 生:“始”我觉得这个字写出了老兵出征的时间很长很长 师:那么从“十五”和“八十”这两个数字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 生答,师板书:兵役之长,战争之久 2、师问:六十五年的时间,有没有夸张的意味呢?80岁的耄耋老人能打仗吗?乐府诗是民间流传的,也许在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但是为什么要夸张呢,突出百姓的什么心情呢? 生:对战争的厌恶和痛恨(板书:厌恶、痛恨) 3、师:也许是夸张了,但又不夸张,因为有诗为证--PPT出示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 杜甫《兵车行》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 鲍照 南朝宋《拟行路难》 师:杜甫是唐朝的,鲍照是南朝宋的,两个不同的朝代,加上汉魏时的乐府诗,三个朝代如出一辙。战争贯穿中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在《宋书》中沈亮说--PPT 《宋书》记载, 沈亮曾对宋文帝说:“伏见西府兵士,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 3、这也许不是完全的夸张,也许是发自百姓内心的呼喊,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代的兵役制度。出示PPT 周代的兵役制度,同期一般为二年,头一年的暮春出发,来年的十一月以后回归。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载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如我哀 --《诗经小雅 采薇》 师:走的时候杨柳依依,来年归来雨雪纷纷,这个时间我们可以接受,但是汉代的兵役制度却不同。PPT 在汉朝,男子23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56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身处汉武帝时期。 师:所以,看似夸张却也并不夸张,我们来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播放古代战争视频) 4、想象:六十五年的时间老兵经历了什么?(生自由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