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节 氧气 课时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目标 1.认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认识催化剂及其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情景导入 在炎热的夏季,金鱼常常会因为缺氧而死亡,怎样才能够增加氧气的含量呢? 可以用增氧泵来增加氧气的含量。 还可以投入一些能够产生氧气的样品,能产生氧气的药品很多,实验室中我们通常用什么方法来制取氧气呢?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物质的思路分析 学习探究 1.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_____,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如常温、加热、加催化剂等),可用什么药品、通过什么反应来制取这种气体。 2.需要研究制取气体应采用的_____,包括气体的_____和_____。 化学反应原理 收集装置 实验装置 发生装置 3.需要研究如何验证制得的气体是所要制取的气体。 常用的发生装置 适合加热固体制取气体 适合固液常温体制取气体 操作繁杂,耗能 最简易,不便添加液体药品 适合固液常温体制取气体 漏斗下端伸到液面以下 适合固液常温体制取气体 分液漏斗,控制反应速率,节约药品 适合固液常温体制取气体 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 常用的收集装置 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A B C 解析:A. 高锰酸钾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放出氧气,不适合潜水时供氧;B. 氧化汞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放出氧气,且生成的汞具有毒性,不适合潜水时供氧;C.该反应需要消耗电能才能放出氧气,且产生的氢气还需要进行处理,不适合潜水时供氧;D.该反应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且可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给氧气的同时吸收了二氧化碳,适合潜水时供氧。 例1 如图下列文字表达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均能放出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时供氧的反应是( ) A.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氧化汞 汞+氧气 C.水 氧气+氢气 D.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D 加热 加热 通电 1.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3)发生装置 (2)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氧气+水 二氧化锰 锥形瓶 分液漏斗 集气瓶 水槽 带导管的橡皮塞 (5)验满 排水法:有较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 排空气法: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复燃,说明已集满。 (4)收集气体(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收集 导管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 2.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1)药品 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2)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氧气 加热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二氧化锰 加热 (3)仪器装置 试管 酒精灯 铁架台 集气瓶 水槽 (4)实验步骤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内,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 ③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⑤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⑥收集满气体后,把导管从水中移除; ⑦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5)注意事项 ①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装置内的空气,所以要等看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后,再进行收集,否则会使制得的氧气不纯; 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底部,以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 ③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解析: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时导管应该尽量接近集气瓶底部,A不正确;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不正确;验满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中, C不正确、D正确。 例2 如图是有关氧气的收集和验满的实验操作,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