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496045

第1章第2节测量长度和时间 课件 (共23张PPT)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日期:2025-05-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43006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张,物理,八年级,PPT,1章第,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课堂讲解 目录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课后小结 课前导入 新课精讲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中心的两个圆,哪个圆的面积大? 感觉好像是右面的大。实际上,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 说明仅凭眼睛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视觉现象:大中显小、小中显大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首先规定它的单位。 长期以来,世界上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代)选定的测量标准各不相同。如:我国使用尺来做长度单位,美洲国家用英尺来做单位。 同一个长度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国际间交流不方便。人们逐渐认识到,确定测量标准时,应当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的世界各国人民都能接受的事物为标准。 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我国法定单位用国际单位制。 ②国际单位制(SI单位) (一)、长度的测量 新课精讲 1、长度的单位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换算关系:1m=0.001k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km m mm μm nm m dm cm mm 每下一级×103 每下一级×10 每上一级×10-3 每上一级×10-1 单位换算练习: 9×10-8m= μm,50nm= m。 28m= mm,0.12cm= m。 1cm= μm,1μm= cm, 1dm= nm,1nm= cm。 试一试 0.09 5×10-8 2.8×104 104 108 1.2×10-3 10-4 10-7 刻度尺 卷尺 螺旋测微器 游标卡尺 认一认 初中生测量工具: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认 ①刻度尺的“0”刻度线、 量程、分度值 量程 0~15cm 分度值1mm 量程:测量的范围。它决定着一次能测出的最大值。 单位 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位置:起始刻度线。如果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以选用一个完好的整刻度线开始测量。 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cm 0~15cm 0.1cm 零刻度线 单位:cm (2)放 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能歪斜。 (3)看 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 (4)读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记 测量值+估读值+单位。 1、如图,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 (选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 。 乙 2.08cm 课堂练习 2、某学生用刻度尺测量木块边长,下图所示的4种测量中,正确的是:( ) D 3、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 A.70.50mm B.70.5mm C.7.500mm D.70.5 B 4. 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cm,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0.1 3.55~3.58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区别 误差 错误 产生原因 (1)跟测量工具的精确度有关。 (2)跟测量人读数的估计值不同有关。 (1)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2)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 减小或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小。 减小方法: (1)采用的精密的测量工具; (2)改进测量方法; (3)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可避免。 (二)、时间的测量 1.基本单位:秒,符号:s。 常用单位:年、月、天、小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等。 2.单位换算: 1h=60min 1min=60s 1s= 103ms= 106 s 新课精讲 3.测量工具 (1)古代:日晷、沙漏 (2)现代:钟、表 (3)基本工具:停表 实验室和运动场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 4.机械停表的使用 (1)表盘: 大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