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2节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消化系统 消化管 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咽、食管: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 大肠: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小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肛门:排出食物残渣 消化系统 消化腺 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 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肠腺: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 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食物的消化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初步消化 氨基酸 酶(胃液)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食物的吸收 胃:吸收部分水分和酒精 小肠:吸收绝大部分营养物质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例 下图是人体部分消化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能分泌胆汁,可以直接消化淀粉 B. ③内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C. ②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 ④分泌的消化液对淀粉、蛋白 质和脂肪三种物质都有消化作用 答案:A 【解析】 ①肝脏能分泌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不能直接消化淀粉;③胃内含有胃液,胃液中含有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的胃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②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④胰腺分泌的胰液对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三种物质都有消化作用。 1. 下列选项不属于消化器官的是( ) A. 咽 B. 胃 C. 气管 D. 肛门 C 2. 人体每天都会通过吃各种食物来获取能量,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会被排出体外,参与这一过程的器官依次是( ) A. 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 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C. 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D. 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 3. 人体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 A. 唾液 B. 胰液 C. 胆汁 D. 肠液 C 4. 细细咀嚼米饭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有点甜味,这是因为( ) A. 米饭本来是甜的 B. 米饭中部分淀粉被分解成为麦芽糖 C. 米饭中部分蛋白质被分解成为氨基酸 D. 米饭中部分脂肪被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 B 5. 小肠绒毛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缓食物通过小肠的速度 B. 增加吸收营养物质的表面积 C. 可以摆动,促使食物快速通过小肠 D. 可以起到清扫消化管的作用 B 6. 在人的消化系统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 ) A. 食道和大肠 B. 胃和小肠 C. 口腔和胃 D. 大肠和小肠 B 7. 下列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长5~6 m B. 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绒毛 C. 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 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提示】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能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 8.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设计如下图,试管均置于37 ℃温水中10 min。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滴加碘液后,实验①的试管内不会变蓝色 B. 对照实验②③可探究“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对照实验①②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D. 实验中所有试管都要进行37 ℃水浴 【提示】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了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③号试管中馒头块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 答案:B 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