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510900

2024年高中地理深度教学探索“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教学设计 课件(38张)

日期:2024-11-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216048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年,大气,38张,课件,教学设计,单元
  • cover
(课件网) 2024年高中地理深度教学探索“地球上的大气”单元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 在真实复杂情境中,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以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交往技能的认知策略。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与结构,重在培养多角度、层次性、综合性的综合思维能力,侧重于思维进阶与价值引领。 在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需要遵循一定的学科逻辑深度探究地理问题。 高中地理课堂上,在情境创设中开展深度教学,以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进行深层、深刻、深度学习,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 课程标准 课标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课标分析 本条标准里“大气的组成”中的大气重点是指“低层大气”,“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大气主要指整个“大气圈层”。 学习本内容,需要运用图表资料来说明,体现了课标对学生读图、析图、图文转换和用地理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要求。 本条标准的核心最终落在通过了解大气组成成分与垂直分层,分析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贯穿生活化地理。 本条标准中“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 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需要学生掌握大气的热源,以及大气是怎样受热的;热力环流是理解大气运动所需要的基本原理,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学习本内容,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也可借助一些模拟实验。 本条标准强调对大气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落脚点是学生能否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什么用,以及如何去运用。 1.5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1.6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本章内容选自于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教材主要呈现了与大气相关的两部分基础内容, 包括“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其知识结构如下: 教材知识体系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内容特点 地位作用 教材重难点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知识容量:大气的基本成分、大气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内容编排:较多的客观事实、适量的探究活动 单元主旨:了解基本的大气圈层科学知识,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地理过程和原理,识别、解释生活中的相关地理现象 进一步学习自然环境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知识基础 综合分析大气受热过程 综合分析热力环流过程 具备一定知识储备 掌握一定地理学习方法 部分涉及的物理原理理解有难度 知识基础 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 进行初步逻辑思考 综合思维能力尚不充分 思维能力 与生活息息相关 易引发兴趣和求知欲 生活体验 教学背景分析———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高一学生 教学目标设定 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 第三节:大气热力环流 1. 利用干洁空气的组成图,说明大气组成成分,并以现实案例理解大气主要成分的作用。(综合思维) 2. 利用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了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说明每层的特点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3. 结合北京雾霾治理的案例,说明大气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1. 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从整体角度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综合思维) 2. 依据所学原理和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地理现象,指导人类生产、生活实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