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一上生物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二单元)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细胞非常小,须借助于显微镜进行观察 2、显微镜的结构中,最主要的部件是目镜和物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大越长,目镜放大倍数越大越短。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视野会变暗一些,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3、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1)取镜和安放时,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遮光器,将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3)观察时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玻片标本损坏了物镜。然后,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4)整理实验完毕,用洁净的纱布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物镜和目镜清洁要用擦净纸。转动转换器便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送回原处 4、看到的物像是倒像,“上”字的像是“ ”移动装片,物体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当装片向右移动时,物像向左移动。物像在视野的右上角,要想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则玻片标本要向右上角移动。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视野中的污点可能是在目镜或物镜或玻片上,判断方法:移动玻片,污点跟着移动就在玻片上;若污点不动,转动目镜,若污点移动就在目镜上,否则污点在物镜上。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切取)、涂片(液体材料涂抹)、装片(撕取或挑取)。它们可做成永久的或临时的。有的生物体非常小,可直接做成装片。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准备:擦(载玻片、盖玻片),滴(清水)目的: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制作临时装片:撕(洋葱内表皮)、展(在水滴中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染(稀碘液)、吸(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观察得更清楚。制作黄瓜果肉细胞和黑藻叶片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不用染色,因为它们的细胞内有明显的叶绿体。 7、在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气泡在视野中边缘呈黑色,形状不规则,按压会变形或移动)。 8、制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一)准备:1擦(载玻片、盖玻片) 2 滴(0.9%生理盐水)目的:保持细胞正常形态。(二)制作临时装片3刮(口腔内侧壁要先用凉开水漱口,防止食物碎屑干扰实验) 4涂(在生理盐水中涂抹)5盖(盖玻片)(三)染色6染色:滴(稀碘液) 7吸(用吸水纸吸引)。一侧滴碘液,另一侧吸引。 9、植物细胞有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有些在细胞质中还有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细胞壁能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紧贴细胞壁的透明薄膜,在普通显微镜下看不到,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保护支持的作用(死细胞失去这一功能,如加热后的蔬菜)。细胞质液态的,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缓缓流动,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质里有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液泡内有细胞液,细胞液里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甜味物质、酸味物质、营养物质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