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523214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28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4095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初中,数学,人教,七年级,下册,5.1.1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相交线 教学目标 1. 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和性质. 2. 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 通过辨别邻补角与对顶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2. 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教学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邻补角和对顶角. 2. 熟练运用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请观察这三幅图片,大家能看到图中存在的直线吗?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和问题中抽象出相交线,并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探究活动1 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使用过剪刀剪卡纸吗?观察剪刀剪开卡纸过程中有关角的变化,可以发现什么呢? 追问:如果把剪子的构造抽象成一个几何图形,会是什么样的图形? 【设计意图】利用“剪刀剪纸”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剪刀的构造,从而抽象出两条相交的直线,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你所画的两条相交的直线,它们形成了四个角,那么,这四个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可以先探究和的关系,其中,和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将相交线问题转化为角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可以先从两个角进行切入探究,感悟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三、归纳梳理1 定义:和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和互补),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注意:邻补角是成对出现的. 教师提问:的邻补角只有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总结归纳,强化理解. 四、典型例题1 例1.下列各图中,和互为邻补角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点. 五、探究新知2 教师提问:在这四个角中,和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设计意图】前面探究的是和的位置关系,此时继续探究和的位置关系,探究过程较为符合逻辑. 六、归纳梳理2 定义:和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的两边分别是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注意:1. ①由两条直线相交而得;②有一个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 2. 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 教师提问:图中还有其他对顶角吗?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点. 七、典型例题2 例2.下列各图中,和是对顶角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点. 八、探究新知3 教师提问:和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呢?和呢?为什么? .(与互补,与互补,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可得). 教师提问:如果直线绕点顺时针旋转时,和的关系变化吗? 和呢? 关系不变. 【设计意图】较为全面地对问题进行剖析,引导学生归纳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 九、归纳梳理3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十、典型例题3 例3. 如图所示,直线,相交,,求,,的度数. 十一、课堂精练 (1)如图,若,则= °,= °. (2)若,,,各等于多少度? 十二、课堂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